好词好句网

当下诗歌,意境美为何能引发共鸣?

意境美的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在于辞藻的华丽,而在于通过精炼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深远、能引发读者无限遐想的画面,并融入诗人的情感与哲思,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当下诗歌,意境美为何能引发共鸣?-图1

下面我将从意境的类别经典赏析现代创作三个方面,为您呈现意境美的诗歌。


意境的常见类别

诗歌的意境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1. 空灵悠远:如天边云霞,水中月影,清远脱俗,引人遐思。
  2. 雄浑壮阔: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气势磅礴,心胸开阔。
  3. 恬淡自然:如采菊东篱,悠见南山,宁静平和,返璞归真。
  4. 凄清冷寂:如枯藤老树,小桥流水,萧瑟凄清,感伤忧愁。
  5. 含蓄蕴藉:言在此而意在彼,情感深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经典意境美诗歌赏析

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例子,每一首都堪称意境美的典范。

空灵悠远

《鹿柴》 -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意境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空山”的景象,首句“空山不见人”,直接点出环境的幽静与空旷,但紧接着“但闻人语响”,以声衬静,反而更突显了山的空寂,后两句,夕阳的余晖(返景)穿透幽深的树林,斑驳地洒在青苔上,那一瞬间,光影交错,静默无声,整个画面充满了禅意和灵性,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林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空灵。

恬淡自然

《饮酒·其五》 - 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意境赏析: 这是中国田园诗的巅峰之作。“采菊东篱下”是一个极其日常的动作,却写出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一个“见”字(而非“望”),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无意中的邂逅,更显天真自然,傍晚时分,山间的雾气缭绕,飞鸟结伴归巢,这幅动态的画面,不仅景色优美,更蕴含着诗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人生哲学,整个意境是平和、温暖且充满生命力的。

凄清冷寂

《天净沙·秋思》 -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境赏析: 这首元曲被誉为“秋思之祖”,它完全用名词和意象的组合,构建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日黄昏图,前三句,十二个意象,无一不是冷色调、衰败感的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景物共同指向一个“秋”字,也暗示了“思”的愁绪,最后两句,夕阳西下,是时间上的终结,也是情绪的顶点。“断肠人”在“天涯”,将个人的孤寂与漂泊之感推向极致,整首诗没有一个愁字,却字字含愁,意境凄清,感染力极强。

雄浑壮阔

《望庐山瀑布》 -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意境赏析: 李白的诗充满了想象力和豪情,诗的开头,阳光照射下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霞,为瀑布的出场铺设了神秘而壮丽的背景。“挂”字用得极妙,将奔腾不息的瀑布静态化,仿佛一幅巨大的画挂在山前,后两句,用“飞流直下”的动态和“三千尺”的夸张,极写瀑布之高、之急、之壮观,诗人突发奇想,将这雄伟的景象比作“银河从九天之上倾泻而下”,瞬间将现实景象提升到了神话般的境界,意境雄奇壮丽,气势恢宏。

含蓄蕴藉

《枫桥夜泊》 -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意境赏析: 这首诗没有一个字直接写“愁”,但愁绪却渗透在每一个意象中,半夜,月亮落下,乌鸦啼叫,寒霜弥漫,这是触觉、视觉、听觉上的寒冷与孤寂,江边的枫树和江上的渔火,本应是温暖的,但在诗人“对愁眠”的眼中,却更反衬出内心的凄凉,远处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悠悠传来,打破了夜的寂静,也敲在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上,这钟声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既是实景,又是情感的载体,将愁绪拉长、扩散,余音绕梁,意味深长。


现代创作中的意境美

意境美并非古典诗歌的专利,现代诗歌同样可以营造出绝佳的意境。

《断章》 -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意境赏析: 这首短小精悍的现代诗,充满了哲学思辨和画面感,它构建了“你”和“看风景的人”两个视角,以及“桥”、“楼”、“窗”、“梦”等多个场景,形成了一种环环相扣、相互观照的关系,你以为是主体,却也是他人眼中的风景;你以为在装饰自己的窗子,却不知自己成了别人梦中的点缀,这首诗的意境是流动的、多层次的,它探讨了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简洁而深刻,意蕴无穷。

意境美的诗歌,是“景”与“情”的完美融合,它用最经济的文字,构建一个可供灵魂栖息的审美空间,读这样的诗,我们仿佛跟随诗人走进了一幅画,经历了一段旅程,最终在诗的意境中,找到与自己的情感和哲思共鸣的那个瞬间。

希望这份分享能带您领略诗歌意境之美。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