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春水》中的短章
冰心的童真思想集中体现在她的两部诗集《繁星》和《春水》中,这些诗短小精悍,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和纯真的情感。

《繁星》(节选)
儿童 万千的天使, 要起来歌颂小孩子; 小孩子, 他细小的身躯里, 含着伟大的灵魂。
赏析: 这首短诗是冰心“童真”主题的宣言,她将儿童比作“万千的天使”,用“伟大”来形容儿童的“灵魂”,在冰心看来,儿童的“伟大”不在于知识或力量,而在于他们未被世俗污染的纯真、善良和对世界最直接、最本真的感受力,他们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神性的光辉和生命的原初力量,值得被赞美和歌颂。
《春水》(节选)
青年人 “珍重的描写罢, 时间正翻着书页, 请你着笔!”
赏析: 虽然这首诗是写给青年人的,但其内核与童真息息相关,它鼓励青年人(以及所有保持童心的人)要像孩子画画一样,用最真诚、最纯粹的心态去描绘自己的人生,冰心认为,生命的每一个瞬间都像一张等待落笔的画纸,应该像孩子一样,用“珍重”的态度去对待,去创造,不辜负时光。
《纸船——寄母亲》
这首诗虽然主题是思念母亲,但其中对儿童行为的细腻描摹,完美地展现了童真的特质。
《纸船——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赏析: 这首诗是儿童行为与成人情感的完美结合。
- 童真的行为: “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这些动作充满了孩子气的执着、天真和浪漫的幻想,孩子相信,只要自己足够用心,小小的纸船就能跨越万水千山,实现自己的愿望。
- 成人的情感: 这看似天真的行为背后,却是女儿对母亲深沉的思念和无法言说的“悲哀”,她将对母亲的爱与思念全部寄托在小小的纸船上。 冰心在这里巧妙地利用了儿童特有的、充满仪式感的表达方式,来承载最厚重、最复杂的成人情感,使得这首诗既天真烂漫,又感人至深。
《雨后》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儿童在雨后玩耍的快乐场景,充满了动态感和生活气息。
《雨后》
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 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 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 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 把水花儿溅起多高。 他喊:“妹,小心,滑!”
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
他拍拍水泥裤子, 嘴里说:“糟糕——糟糕!”
而他通红笑脸上, 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 紧紧地跟在这泥裤子后面, 她咬着唇儿, 提着裙儿, 轻轻地小心地跑, 心里却希望自己 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赏析: 这首诗是冰心笔下儿童世界的“动态画卷”。
- 生动的画面感: “嫩绿的树梢”、“金光”、“海洋”、“赤脚的孩子”,色彩明快,景象开阔,充满了雨后清新的气息。
- 鲜活的人物形象: 诗中的小哥哥和小妹妹活灵活现,小哥哥调皮、勇敢、又有点小“逞强”,滑倒了还嘴硬说“糟糕”,但脸上的“兴奋和骄傲”却暴露了他的快乐,小妹妹则显得害羞、羡慕,内心也渴望着那份“痛快”。
- 深刻的心理刻画: 诗的结尾,小妹妹“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这句神来之笔,深刻地写出了儿童对自由、对冒险、对快乐体验的天然向往,在他们看来,摔跤不是痛苦,而是一种痛快、一种融入游戏的勋章。
冰心童真诗的共同特点
- 视角独特: 她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用充满爱意的眼光去观察和赞美儿童的世界,将儿童视为“天使”和“巨人”。
- 意象清新: 多选用“繁星”、“春水”、“纸船”、“雨后”等清新自然、充满诗意的意象,营造出纯净美好的氛围。
- 情感真挚: 诗歌情感发自肺腑,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无论是赞美、同情还是鼓励,都充满了真诚。
- 哲理蕴藉: 她的童真诗不仅仅是简单的儿童生活记录,更蕴含着对生命、自然和爱的深刻思考,将童真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冰心的童真诗是她“爱的哲学”最核心的体现,她用诗意的语言,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晶莹剔透、充满爱与光明的童心世界,至今读来,依然能让人感受到那份久违的纯真与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