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
这是马克思思想的核心,贯穿于他的所有著作。

-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 出处:《共产党宣言》(1848年)
- 解读: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他认为,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始终是压迫阶级与被压迫阶级、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
-
“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 出处:《共产党宣言》(1848年)
- 解读:这是对无产阶级革命最激昂、最鼓舞人心的号召,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工人阶级)被资本主义制度所束缚,但他们一旦联合起来进行革命,就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新世界。
-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 出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
- 解读:这句名言标志着马克思从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思辨转向了革命实践,他认为,理论的价值不在于空谈,而在于指导行动,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现实世界,实现人类的解放。
-
“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 出处:《资本论》(1867年)
- 解读:马克思认为,当旧的生产关系(如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新的生产力(如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时,社会变革往往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来完成,他将暴力视为社会更替的必要手段。
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揭示了其内在的矛盾和不合理性。
-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出处:《资本论》(1867年)
- 解读:这是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血腥历史的控诉,马克思认为,资本的积累过程充满了暴力、掠夺、殖民和奴役,是以牺牲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代价的。
-
“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
- 出处:《工资、价格和利润》(1865年)
- 解读: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它实际上是成千上万工人集体劳动的产物,资本应该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而不是成为少数人奴役多数人的工具。
-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
- 出处:《资本论》(1867年)
- 解读:这句名言精辟地揭示了资本的本质——追逐利润是它的唯一目的,只要有利润,资本家可以践踏一切人间法律;而当利润足够大时,甚至可以驱使资本家敢于冒被绞死的风险。
关于异化劳动
这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描述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过程、自身乃至他人的疏离。
-
“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
- 出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解读:这是对“异化”的经典描述,工人在劳动中创造的商品越多,这些商品就越不属于他自己,反而成为支配和奴役他的外部力量,他生产得越多,他自己就越被异化,越贫困。
-
“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 出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解读:这是对异化劳动的核心定义,工人的劳动成果不仅不属于他,反而成为一种与他敌对的力量,反过来压迫和统治他。
关于共产主义与人的解放
马克思的最终理想是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
“在共产主义社会,在人们的社会高台上,我将写道:‘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 出处:《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
- 解读:这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分配原则的经典概括,它意味着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的思想觉悟极大提高的社会里,每个人都能尽其所能地为社会工作,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获取生活资料。
-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出处:《共产党宣言》(1848年)
- 解读:这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最美好的构想,他认为,未来的理想社会不是一个压抑个性的集体,而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人的解放是所有人解放的前提,真正的自由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实现。
-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 出处:《共产党宣言》(1848年)
- 解读:这句名言再次强调,无产阶级的解放不仅是自身的解放,也是全人类的解放,因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将最终消灭一切阶级和剥削。
马克思的名言之所以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在于它们不仅是对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诊断,也包含了对人类不平等、异化和剥削的普遍性批判,尽管时代变迁,但他关于社会公平、经济正义和人的解放的思想,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着广泛的讨论和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