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二年级上册的诗歌通常篇幅短小、语言生动、节奏感强,充满童趣和画面感,非常适合孩子朗读和背诵,以下是一些统编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常见的诗歌篇目,并附上简要赏析和拓展建议:

📖 核心篇目(教材内)
《植物妈妈有办法》
- 作者: 樊发稼
- 内容节选: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
就能走到田野和山洼。豌豆妈妈更有办法,
她让豆子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科学童趣的儿童诗,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不同方法,语言活泼明快,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它不仅让孩子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也潜移默化地传递了植物知识,激发孩子观察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
- 拓展:
- 观察实践: 带孩子到公园、郊外,寻找并观察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如:柳树的柳絮、鬼针草的“小钩子”等)。
- 创作仿写: 鼓励孩子模仿诗歌的结构和语言,尝试为其他植物(如:樱桃、凤仙花、椰子等)写一首传播种子的“小诗”。
- 科普阅读: 阅读更多关于植物种子的科普绘本或书籍。
《小儿垂钓》
- 作者: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赏析: 这首唐诗描绘了一个乡村孩童专心学钓鱼的可爱情景。“蓬头”写出孩童的天真稚气,“侧坐莓苔”勾勒出他认真专注、与环境融为一体的画面,后两句通过“遥招手”和“怕得鱼惊”的细节,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孩童生怕惊跑鱼儿的小心翼翼和专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悠远,充满生活气息和童真童趣。
- 拓展:
- 想象画面: 引导孩子根据诗句想象画面:这个小孩是什么样子?他坐在哪里?路人会问什么?小孩为什么招手?
- 表演朗读: 分角色朗读(路人、小孩),加入动作(模仿招手、侧坐、专注看水面)。
- 对比生活: 和孩子讨论:现在的小朋友怎么钓鱼?和诗中的小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都需专注,但工具和环境不同)。
《场景歌》
- 内容节选:
一只海鸥,一片沙滩,
一艘军舰,一条帆船。一方鱼塘,稻田一行行,
一座石桥,一群野鸭。一道小溪,一孔石桥,
一竿翠竹,一群飞鸟。一面队旗,一把铜号,
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 - 赏析: 这是一首数量词归类识字儿歌,它通过四幅不同的场景(海边乡村、田园风光、公园美景、少先活动),巧妙地将表示数量、形状的词语串联起来,帮助孩子理解和运用数量词,语言简洁明快,节奏感强,画面感十足,读起来像一幅幅生动的画卷。
- 拓展:
- 数量词游戏: “我说你接”(老师说事物,孩子说合适的数量词;反之亦然)。
- 寻找数量词: 阅读其他课文或绘本,圈出里面的数量词。
- 创编场景: 让孩子模仿诗歌结构,用数量词描述自己熟悉的场景(如:教室、操场、超市、厨房等)。
- 画画写诗: 画出自己想象的场景,并用数量词写几句小诗。
《田家四季歌》
- 内容节选:
春季里,春风吹,
蝴蝶飞,麦苗儿秀了。
桑叶儿正肥。夏季里,农事忙,
采桑养蚕又插秧。
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秋季里,稻上场,
谷像黄金粒粒香。
身旁辛苦了。冬季里,雪初晴,
新棉衣暖又轻。
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 - 赏析: 这首儿歌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生动地描绘了农家四季的农事活动和生活场景,语言朴实自然,充满生活气息,特别是“归来戴月光”、“谷像黄金粒粒香”、“大家笑盈盈”等句子,既写出了农事的辛苦,也写出了丰收的喜悦和满足感,它让孩子了解农时、农事,感受劳动的价值和四季的更替之美。
- 拓展:
- 四季观察: 引导孩子观察身边大自然和人们生活在不同季节的变化(植物、天气、穿着、活动等)。
- 劳动体验: 参与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或种植活动,体会劳动的辛苦与快乐。
- 对比讨论: 古代农民和现代农民在农具、方式上有什么不同?(感受科技进步)。
- 表演唱诵: 可以配上简单的动作或节奏进行朗诵表演。
《望庐山瀑布》
- 作者: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 这是李白最著名的写景诗之一,诗人用极其夸张的想象和雄奇的笔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紫烟”写出了日照下瀑布水汽蒸腾的奇幻色彩,“挂”字化动为静,写出瀑布的雄伟姿态。“飞流直下三千尺”是夸张,极言其高、其快、其气势磅礴。“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是奇特的想象,将瀑布比作从天上倾泻而下的银河,意境壮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全诗气势恢宏,语言奔放,是培养孩子感受自然之美和想象力的绝佳范例。
- 拓展:
- 看图/视频: 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或视频,帮助直观感受。
- 理解夸张: 讨论“三千尺”是真的三千尺吗?为什么诗人要这样写?(突出瀑布的高和气势)。
- 想象表达: 如果你是站在瀑布前,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试着说一说或画一画。
- 积累名句: 重点理解并背诵后两句,感受其气势。
《夜宿山寺》
- 作者: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赏析: 这首小诗同样体现了李白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用“危楼高百尺”极言山寺之高,“手可摘星辰”更是大胆想象,写出站在高楼上仿佛能触摸到星星的感觉,充满童趣和浪漫色彩,后两句通过“不敢高声语”这个细节,侧面烘托出山寺之高(仿佛天上的近在咫尺),也透露出诗人夜宿山寺时既惊奇又小心翼翼的心情,语言简洁,意境奇妙。
- 拓展:
- 空间想象: 引导孩子想象自己站在一座非常非常高的楼上(比如摩天大楼顶)会是什么感觉?
- 动作模仿: 做出“摘星辰”的动作,体会那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