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高中诗歌常见意象有哪些典型内涵?

自然景物类

这是最常见、最基础的意象类别,诗人常常借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

高中诗歌常见意象有哪些典型内涵?-图1

月亮

  • 核心象征:思乡、怀人、孤独、凄凉、永恒。
  • 情感与典故
    • 思乡怀人:这是月亮最核心的意象,无论诗人身在何处,看到月亮,总会联想到故乡的亲人,如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人生无常与永恒:月亮的阴晴圆缺,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悲欢离合和世事变迁,如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将月亮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进行对比,表达旷达的胸襟。
    • 孤独寂寞:在寂静的夜晚,孤月高悬,更能烘托出诗人的孤独感,如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意境宏大,但也透露出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

流水

  • 核心象征:时光流逝、愁绪绵长、生命易逝。
  • 情感与典故
    • 时光一去不返:水向东流,永不回头,是时间流逝最直观的写照,如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无形的愁绪化为有形的、连绵不绝的江水,愁绪之深、之长,跃然纸上。
    • 离愁别绪:流水常常与送别场景联系在一起,象征着离别的悲伤和思念的悠长,如李白《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潭水的深来比喻友情的深厚。

  • 核心象征:欢聚、离别、愁绪、豪情、失意。
  • 情感与典故
    • 借酒消愁:酒是排遣忧愁、苦闷的常用工具,如李清照《醉花阴》中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借酒排遣相思之苦。
    • 抒发豪情:酒也能激发诗人的豪情壮志,如李白《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豪情。
    • 饯行送别:酒宴是送别的常见场合,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杯酒里包含了千言万语的嘱托和不舍。

柳树

  • 核心象征:送别、留恋、思念、春天。
  • 情感与典故
    • 谐音“留”:“柳”与“留”谐音,古人折柳送别,是希望远行人能留下来,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之情,如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意象叠加,将离别的凄楚渲染到极致。
    • 春天的象征:柳树是春天最早发芽的树木之一,常用来象征春天和生机。

杜鹃鸟(子规、布谷)

  • 核心象征:悲苦、哀怨、乡思、不如意事。
  • 情感与典故
    • 啼血哀鸣:传说杜鹃鸟日夜悲鸣,直到口中流血,其声凄切,常用来渲染哀怨、悲凉的气氛,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以子规的悲啼烘托诗人对友人遭遇的担忧和同情。
    • 不如意事:杜鹃的叫声被听作“不如归去”,容易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和人生失意的感慨。

动植物类

花草

  • 梅花高洁、坚韧、孤傲,在严寒中绽放,象征着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品格,如王安石《梅花》中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菊花隐逸、高洁、淡泊,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其成为隐士和超凡脱俗精神的象征。
  • 莲花(荷花)纯洁、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其经典写照。
  • 梧桐凄凉、悲伤、孤独,梧桐叶大,易在秋风中凋零,雨打梧桐的声音更显凄清,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芭蕉孤独、忧愁、雨夜愁思,雨打芭蕉的声音常被用来描绘愁绪,如李清照《添字丑奴儿》中的“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飞鸟

  • 鸿雁(大雁)书信、思乡、漂泊,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因此鸿雁常与书信和思乡之情联系在一起,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鹧鸪旅途艰辛、离愁别绪,其叫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容易勾起旅途的艰难和离别的伤感。
  • 燕子时事变迁、昔盛今衰、爱情,燕子是候鸟,秋去春来,常被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如晏殊《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器物建筑类

舟船

  • 核心象征:漂泊、离别、羁旅愁思。
  • 情感与典故
    • 漂泊无依:船在水上航行,象征着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如孟浩然《宿建德江》中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 离别场景:水边送别,常以舟船为背景,如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琵琶、羌笛、箫

  • 核心象征:哀怨、思乡、愁绪。
  • 情感与典故

    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常被描写得凄切哀怨,能直接抒发内心的悲愁,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对琵琶声的精妙描写,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表达得淋漓尽致,范仲淹《渔家傲》中的“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声在边塞的寒夜中响起,充满了思乡和报国无门的悲凉。

长亭、南浦

  • 核心象征:送别之地。
  • 情感与典故

    古代驿道旁,常设长亭供人休息和送别。“长亭”因此成为送别诗词的经典意象,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而“南浦”也是古代水边送别的著名地点,江淹《别赋》中有“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名句。


天气现象类

西风

  • 核心象征:萧瑟、凄凉、衰败。
  • 情感与典故

    秋天的西风,带来的是落叶和寒冷,常用来渲染秋天的肃杀气氛和诗人的悲凉心境,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寥寥数笔,一幅凄凉的羁旅图便跃然纸上。

细雨、烟雨

  • 核心象征:愁绪、迷蒙、伤感。
  • 情感与典故

    细雨绵绵,如愁丝不断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