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梅花名言名句,藏着哪些文人风骨?

象征坚贞不屈、傲骨迎寒

这类名句赞美梅花在严寒中绽放,不畏风雪的顽强精神。

梅花名言名句,藏着哪些文人风骨?-图1

  1.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出处:出自古代民间谚语,流传甚广,常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连用。
    • 释义:锋利的宝剑需要反复磨砺,醉人的梅花香气来自严寒的考验,比喻成功和美好需要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和磨砺。
    • 赏析:这是流传最广、家喻户晓的一句,用梅花来比喻人生的哲理,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奋斗。
  2.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 出处:唐代·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 释义:如果不经历彻骨的寒冷,又怎能闻到梅花那扑鼻的香气呢?
    • 赏析:与上一句异曲同工,更具禅意,它强调了“磨难”是“成就”的必经之路,富有哲理和感召力。
  3.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出处:宋代·王安石《梅花》
    • 释义: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 赏析:画面感极强。“墙角”点明了其生长环境的孤寂,“凌寒”突出了其环境的严酷,“独自开”则彰显了其不畏强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傲品格。
  4.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出处:元代·王冕《墨梅》
    • 释义:不希望别人夸赞它的颜色多么好看,只愿它淡淡的清香充满天地之间。
    • 赏析:这是王冕咏梅诗的代表作,借梅花抒发自己不愿趋炎附势、追求高洁品格的人生态度。“清气”既是梅花的香气,也是诗人高尚的品德。

象征高洁、淡雅、君子之风

这类名句赞美梅花不与百花争春,独自在早春绽放的清雅和君子风度。

  1.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出处:宋代·陆游《卜算子·咏梅》
    • 释义:即使梅花凋零了,被碾碎成泥土,它那沁人的香气依然和往常一样。
    • 赏析:这句词写尽了梅花至死不渝的品格,陆游一生力主抗金,却屡遭排挤,他将自己比作梅花,表达了即使身处逆境、粉身碎骨,也绝不改变自己高尚情操和爱国之志的决心。
  2.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出处:宋代·陆游《卜算子·咏梅》
    • 释义:梅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夺春色,任凭百花心生嫉妒。
    • 赏析:表现了梅花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高洁姿态,它不是在争春,而是在报春,展现了君子的谦逊与豁达。
  3.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出处:宋代·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 释义:梅花的疏淡的影子倒映在清澈浅淡的水中,黄昏的月光下,有缕缕幽香在浮动。
    • 赏析:被誉为咏梅的“千古绝唱”,它描绘了梅花清幽、淡雅、朦胧的意境,被誉为“梅神”。“疏影”写其形,“暗香”写其神,形神兼备,意境绝美。
  4.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 出处:现代·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 释义:梅花是那样的俏丽,却不与百花争奇斗艳,只是为了把春天的消息报告给大家。
    • 赏析:这是毛泽东笔下的梅花,一改古典诗词中梅花孤芳自赏的意象,赋予了它积极乐观、无私奉献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咏梅诗中的创新之作。

描绘梅花之美,抒发情感

这类名句侧重于对梅花形态、香气的直接描绘,或借梅花抒发思乡、怀人之情。

  1.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 出处:宋代·陆游《落梅》
    • 释义:在风雪交加的天气里,梅花反而更加凛然挺立,是所有花中气节最为坚定的。
    • 赏析:直接点明了梅花在严酷环境中的“气节”,是对其精神品格的最高赞美。
  2.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出处:宋代·卢梅坡《雪梅·其一》
    • 释义:梅花比雪少了三分洁白,雪却比梅花少了那一段芬芳。
    • 赏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雪与梅各自的长处,雪以“白”取胜,梅以“香”见长,各有千秋,表达了作者对二者都欣赏的态度,也暗含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3.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出处:宋代·陆游《卜算子·咏梅》
    • 释义:在驿站外断桥的旁边,梅花寂寞地开放,无人欣赏,已是黄昏时分,它独自忧愁,又遭受着风雨的摧残。
    • 赏析:词的上阕描绘了梅花凄凉孤独的处境,是其悲惨命运的写照,也为下阕“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坚韧品格做了铺垫,情感对比强烈,感人至深。

梅花的名言名句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是因为它不仅仅是在咏物,更是在咏志,诗人将自己的情感、理想和品格寄托于梅花之上,使得梅花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无论是王安石的孤傲、林逋的淡雅、陆游的悲愤与坚韧,还是毛泽东的乐观与豪迈,都通过梅花这一意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