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虽然并非以散文作家闻名,但他的戏剧和诗歌中充满了关于读书、学习和知识的深刻洞见,这些名言通过他笔下之口,流传至今,依然充满智慧。

以下是一些最著名和最常被引用的莎士比亚关于读书的名言,并附上出处和解读。
最经典、最广为人知的名言
"Books are the idlest and poorest of entertainments: no body but a blockhead ever wrote, read, or was diverted by them."
中文翻译: “书籍是最无所事事、最贫乏的消遣:除了傻瓜,没人会写、会读、会从中得到乐趣。”
出处: 《爱的徒劳》 解读: 这句话初听之下似乎是在贬低读书,但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莎士比亚式”的反讽和机智,剧中人物霍罗费恩是一位自诩博学但言过其实的学者,他说这句话是为了炫耀自己的与众不同,并贬低书本知识,莎士比亚通过这个角色,巧妙地讽刺了那些脱离实际、夸夸其谈的“书呆子”,真正的智慧在于如何将书本知识活学活用,而不是成为书本的奴隶。
关于书籍作为知识宝库的名言
"O, learn to read what silent nature says."
中文翻译: “哦,要学会阅读大自然那无声的语言。”
或: “哦,去学习阅读大自然那沉默的教诲。”
出处: 《皆大欢喜》 解读: 这句话将“阅读”的概念从书本扩展到了整个自然世界,莎士比亚认为,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示的巨著,真正的博学者不仅要能读懂文字,更要能观察、领悟自然界的规律和奥秘,这是一种将书本知识与现实世界相结合的更高境界的“阅读”。
关于知识是力量的隐喻
"He reads much; He is a great eater of beef: May a gentle ne'er be hungry!"
中文翻译: “他读了很多书;他是个吃牛肉的能手:愿一个绅士永远不要挨饿!”
出处: 《错误的喜剧》 解读: 这句话用一个非常生活化的比喻,将读书与吃饭联系起来,就像吃饭能填饱肚子、提供能量一样,读书也能滋养人的精神世界,提供思想的“食粮”,这里的“牛肉”在当时被视为强壮的食物,暗示着读书能让人心智强健、充满力量,它强调了知识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关于学习与品德修养
"The web of our life is of a mingled yarn, good and ill together."
中文翻译: “我们生命的网是由善恶交织的线织成的。”
出处: 《一报还一报》 解读: 虽然这句话不直接谈论“读书”,但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经验的复杂性,读书和学习的过程,就像是梳理这张“生命的网”,通过阅读历史、哲学和文学,我们可以理解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学会分辨善恶,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做出明智的选择,知识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复杂性,并指引我们走向良善。
关于书籍作为不朽载体
"My glass shall not persuade me I am old, So long as youth and thou are of one date; But when in thee time's furrows I behold, Then look I death my days should expiate. For all that beauty that doth cover thee, Is but the seemly raiment of my heart, Which in thy breast doth live, as thine in me: How can I then be elder than thou art?"
中文翻译: “只要青春和你同在,镜子就不能说服我衰老;但当我看见你脸上刻着时间的皱纹,我便看到了死神,我的时日已屈指可数,因为你身上覆盖的所有美丽,只不过是我心灵的体面外衣,它活在你胸中,正如你的活在我心中:我怎能比你年长呢?”
出处: 十四行诗 第22首 解读: 这首诗将书籍(或手稿,在当时是知识的载体)比作爱人的身体,认为知识(通过书籍保存)可以超越肉体的衰老和死亡,诗人认为,只要他所爱的人(或他所写的书)存在,他的青春和生命就能得以延续,这是一种浪漫而深刻的观点,强调了文字和书籍具有超越时间的永恒生命力。
莎士比亚对读书的看法是多维度的:
- 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读书是为了获得智慧,而不是为了炫耀。
- 它的范围很广: 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自然和生活。
- 它赋予人力量: 知识能让人心智强健,理解世界。
- 它具有永恒价值: 书籍和文字可以超越时间和死亡,传承思想与情感。
这些名言至今仍能启发我们,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阅读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