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篇
这些诗句以其磅礴的气势、深沉的情感和精炼的语言,成为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千古绝唱。

宁死不屈,视死如归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出处: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 释义:自古以来,哪个人有一死不是必然的?我要把这颗赤诚的心留史册,映照千古,表达了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出处: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 释义:在黄沙漫漫的战场上,将士们身经百战,连铁甲都磨穿了,如果不彻底打败敌人,誓不返回家乡,展现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决心和豪情。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出处:唐·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 释义: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不要笑话我们,自古以来出征打仗的人,有几个能活着回来?既有对战争的悲壮感慨,也蕴含着为国献身的无畏精神。
忧国忧民,心系天下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 释义: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这是古代士大夫最高尚的情怀和最伟大的政治抱负。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出处:唐·杜甫《春望》
- 释义:国家虽然破碎了,但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长安城里,只有草木在茂盛地生长,诗人目睹国破家亡的惨状,表达了深切的悲痛和对国家命运的无限忧虑。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出处: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释义: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体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出处:南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释义:了却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赢得生前死后的美名,可惜的是,头发都白了,功业未成!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却报国无门的悲愤。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出处:唐·杜甫《蜀相》
- 释义:诸葛亮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胜利就病逝了,这千百年来,使得无数英雄豪杰为此感伤得泪湿衣襟,表达了对英雄的缅怀和对壮志未酬的惋惜。
热爱河山,赞美神州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出处:唐·杜甫《望岳》
- 释义: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显得渺小了,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更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出处:唐·王维《使至塞上》
- 释义:浩瀚的沙漠中,一股烽烟直上云霄;黄河上空,一轮圆圆的落日正缓缓西沉,描绘了壮丽的边塞风光,体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近现代名言篇
在民族危亡和复兴的历程中,涌现出许多激励人心的爱国名言。
振兴中华,发愤图强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出处:周恩来
- 释义:这是少年周恩来立下的宏伟志向,将个人的学习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成为无数中国青年的座右铭。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出处: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 释义: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会因为会有灾祸就躲避,有幸福就趋附吗?体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的伟大精神。
-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 出处: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释义:歌颂了那些为了国家民族而默默奉献、坚韧不屈的无名英雄,他们是支撑中华民族的骨干力量。
英雄气概,保家卫国
-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 出处:革命烈士夏明翰就义前
- 释义:这是革命烈士面对敌人屠刀时写下的壮丽诗篇,表达了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无限忠诚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出处:先秦·佚名《荆轲歌》
- 释义:虽然出自先秦,但常被用来形容革命志士或英雄人物为国出征、视死如归的悲壮情怀。
经典名句分类
关于国家与个人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
- 位卑未敢忘忧国。 (宋·陆游)
-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宋·陆游)
关于奉献与牺牲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谭嗣同)
关于志向与抱负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汉·曹操)
-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
这些名言诗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穿越时空,至今依然能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激励我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