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爰的名言最新解读,为何当代人仍共鸣?

“爰”作为连词,意为“、“

这是“爰”在古代文献中最常见的用法,常用于叙事性文本中,表示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结果或行动,它带有一种文雅、古典的色彩。

爰的名言最新解读,为何当代人仍共鸣?-图1

《诗经》中的经典用例

《诗经》是“爰”字用得最多的典籍之一,尤其是在《国风》和《大雅》中,用来描绘人物的动作和场景转换。

  • “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 出处:《诗经·小雅·斯干》
    • 释义:(我们)在这里安居,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欢笑,在这里交谈。
    • 解读: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美好景象,连续使用四个“爰”字,有“于是乎……”的意味,生动地展现了安居乐业后的自在与喜悦。
  •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 出处:《诗经·鄘风·桑中》
    • 释义:我到哪里去采摘女萝呢?就在那沬邑的乡野,我的心中思念着谁呢?是那美丽的孟姜姑娘啊。
    • 解读:这里的“爰”也是“于”的意思,表示处所,这句诗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思念,情感真挚,是《诗经》中著名的爱情诗篇。
  • “爰有树檀,其下维萚。”

    • 出处:《诗经·小雅·鹤鸣》
    • 释义:(在那片园林里)生长着高大的檀树,树下落满了枯叶。
    • 解读: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自然的景象,用“爰”字引出描述的对象,是《诗经》中比兴手法的典型运用,常被用来比喻贤者身处高位,而小人(萚)在其下。

《楚辞》中的经典用例

屈原在《楚辞》中也频繁使用“爰”字,以增强其诗歌的韵律感和抒情性。

  • “爰居爰处,爰笑爰乐。”

    • 出处:《楚辞·九章·涉江》
    • 释义:(我)在这里居住,在这里停留,在这里欢笑,在这里快乐。
    • 解读:这句诗表面上是写居所的快乐,但结合《涉江》全篇(诗人被流放后的心境)来看,这种“乐”其实是一种苦中作乐、强颜欢笑的复杂情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愤。
  •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 出处:《楚辞·离骚》
    • 解读:虽然这句没有直接用“爰”,但屈原在《离骚》中用“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来承接父亲的赐名,其逻辑关系与“爰”字所表示的“非常相似,可以看作是“爰”字所连接的因果关系的另一种优雅表达。

“爰”作为动词,意为“替代”、“更换”

这个用法相对较少,但在一些重要的古籍中依然可见,通常指用一种东西去替换或改变另一种东西。

  • “爰田”

    • 出处:《左传·僖公十五年》:“晋于是作爰田。”
    • 释义:这是“爰”作为动词的一个经典用法。“爰田”指的是一种土地制度的变革,即“易田”或“换田”,是将公田的赏赐制度,改为可以定期更换耕种土地的制度,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解读:“爰”在这里是“更换”的意思,这个词语是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反映了春秋时期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
  • “爰暨”

    • 出处:《尚书·顾命》:“疾大渐,惟几,病日臻,既弥留,二三御事,爰暨太子宗室,佇立于茅茨之门。”
    • 释义:这里的“暨”是“与、和”的意思。“爰暨”可以理解为“于是与……”,但也可以引申为“更替和涉及”,即从某个人或事扩展到了另一个人或事,周成王病重,爰)将后事托付给太子和宗室。
    • 解读:这里的“爰”既有“的承接意味,也隐含了权力交接的“更替”之意。

“爰”作为名词,意为“于”(介词)

在极少数情况下,“爰”可以通“于”,用作介词,表示“在……地方”、“向……”。

  • “爰爰周徧”
    • 出处:《诗经·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爰爰周徧,曰民之瘼。”
    • 释义:这里的“爰爰”是“于于”的通假,意为“舒缓、安然自得的样子”,全句可以理解为:那些安然自得、周游天下的人,说的是人民的疾苦。
    • 解读:这里的“爰”是一个通假字,用法比较特殊,不常见于现代对“爰”字的认知。

“爰”字虽然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但在古代典籍中却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字,它的“名言”主要体现在:

  1. 叙事连接:作为“、“于是乎”,在《诗经》和《楚辞》中串联起美好的生活场景或复杂的情感,如“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2. 制度变革:作为“替代”、“更换”,在《左传》中指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改革,即“爰田”。

要理解“爰”的名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回归《诗经》和《先秦诸子》的原文,感受其在特定语境下的典雅韵味和深刻内涵。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