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蕴含着古人对自然、气候、生活的深刻洞察,围绕节气,流传下来许多富有哲理和诗意的名言、谚语和诗词。

以下为您整理了不同类型的节气名言,并按节气进行了分类,希望能让您感受到其中独特的韵味和智慧。
节气总览与哲理名言(不分节气)
这些名言高度概括了节气的核心思想——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 - 出处:《黄帝内经》
- 释义:春天万物生发,夏天万物生长,秋天万物收获,冬天万物储藏,这是大自然的正常规律,这是对四季和生命周期的最根本概括。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 出处:《黄帝内经》
- 释义:春夏秋冬四季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衰亡的根本,强调了节气变化对世界万物的基础性作用。
 
-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此处的“易”也包含节气变化之道) - 出处:孙思邈
- 释义:不了解《易经》所揭示的自然规律(包括节气变化),就不能算作一个好医生,体现了节气在中医养生中的重要地位。
 
按节气分类的名言与谚语
春季
- 
立春 -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释义:立春是新一年的开始,农民们要早早规划好今年的耕种事宜。
 
-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出处:宋代·张栻《立春偶成》
- 释义:季节轮回,冬末春初,冰霜渐渐减少;春天来到人间,最先知道的是草木。
 
 
-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 
雨水 - “春雨贵如油。”- 释义:春天的雨水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珍贵得像油一样。
 
- “七九八九,沿河看柳。”- 释义:雨水节气时,天气转暖,河边的柳树开始吐露新芽。
 
 
- “春雨贵如油。”
- 
惊蛰 -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释义:惊蛰时节,春雷响起,唤醒了沉睡的万物,万物开始生长。
 
- “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释义:惊蛰是春耕大忙的开始,农民们要开始忙碌起来。
 
 
-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 
春分 -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释义:春分时节,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每一刻时间都极其宝贵,不容耽误。
 
- “春分日,昼夜均,寒暑平。”- 释义:春分这一天,白天和黑夜时间相等,寒暑达到平衡。
 
 
-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 
清明 -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释义:清明时节气温回升,是播种各种瓜果豆类的最佳时期。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出处:唐代·杜牧《清明》
- 释义:描绘了清明时节细雨绵绵、行人思乡伤感的经典景象。
 
 
-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 
谷雨 -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释义:与清明类似,谷雨也是播种的好时节。
 
- “雨生百谷。”- 释义:谷雨节气的名称由来,充足的雨水滋养了百谷的生长。
 
 
-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夏季
- 
立夏 - “立夏小满,江满河满。”- 释义:立夏和小满时节,雨水增多,江河湖泊水位上涨。
 
- “立夏不下,旱到麦罢。”- 释义:如果立夏这天不下雨,可能会一直干旱到麦子收割的时候。
 
 
- “立夏小满,江满河满。”
- 
小满 - “小满不满,芒种开镰。”- 释义:如果小满时节麦子还没有灌浆饱满,到了芒种时节可能就要收割了(意味着收成不好)。
 
- “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三车指水车、油车、丝车)- 释义:小满时节,农民们忙着灌溉、榨油、缫丝,非常忙碌。
 
 
- “小满不满,芒种开镰。”
- 
芒种 - “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释义:芒种是播种的最后期限,如果这时还不播种,就错过了最佳时机,收成会大打折扣。
 
- “芒种忙忙种,过了夏至不播种。”- 释义:强调了芒种时节抢种的重要性。
 
 
- “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 
夏至 - “夏至至长,冬至至短。”- 释义: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冬至则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
 
- “不过夏至不热,不过冬至不冷。”- 释义:夏至过后,天气才会开始真正炎热起来。
 
 
- “夏至至长,冬至至短。”
- 
小暑 / 大暑 -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释义:小暑和大暑时节,天气闷热潮湿,就像在蒸笼里蒸、在热锅里煮一样。
 
- “小暑大暑,有饭懒煮。”- 释义:因为天气太热,人没胃口,连做饭都觉得懒。
 
 
-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秋季
- 
立秋 - “立秋三天,寸草结顶。”- 释义:立秋后,庄稼开始快速成熟,很快就能结出果实。
 
- “立秋有雨万物荣,立秋无雨万人愁。”- 释义:立秋下雨预示着丰收,不下雨则可能造成干旱,令人担忧。
 
 
- “立秋三天,寸草结顶。”
- 
处暑 - “处暑不出头,割得喂老牛。”- 释义:如果处暑时节庄稼还没有长出穗来,那收成就很差,只能割掉喂牛了。
 
- “处暑满田黄,家家修廪仓。”- 释义:处暑时节,田野一片金黄,家家户户都在修理粮仓,准备丰收。
 
 
- “处暑不出头,割得喂老牛。”
- 
白露 -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释义:白露和秋分时节,天气转凉,每一夜都比前一夜更冷。
 
-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释义:白露之后,天气变凉,要穿长袖衣服,不能再露着身体;到了寒露,连脚都要注意保暖。
 
 
-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 
秋分 - “秋分种麦,家家忙。”- 释义:秋分是播种冬小麦的黄金时期,家家户户都很忙碌。
 
- “秋分日,昼夜又平分。”- 释义:与春分一样,秋分也是昼夜平分的一天。
 
 
- “秋分种麦,家家忙。”
- 
寒露 - “寒露割谷忙,霜降打场忙。”- 释义:寒露时节忙着收割谷物,霜降时节则忙着在场上脱粒。
 
-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释义:过了寒露,天气已经很冷,很少有人再穿单衣了。
 
 
- “寒露割谷忙,霜降打场忙。”
- 
霜降 - “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 释义:霜降时节,如果还不收葱,葱就会因为寒冷而空心。
 
- “霜降打柿,软不溜溜。”- 释义:霜降时节打下的柿子,口感软糯香甜。
 
 
- “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
冬季
- 
立冬 - “立冬补冬,补嘴空。”- 释义:立冬时节,人们要进补,以弥补入冬后身体能量的消耗。
 
- “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 出处:《礼记·月令》
- 释义:描述了立冬后水结冰、地冻结等自然现象。
 
 
- “立冬补冬,补嘴空。”
- 
小雪 / 大雪 - “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 释义:
 
 
- “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