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名言
“全舰俱没,义不独生!”
这是邓世昌在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当“致远”舰弹药耗尽、舰身多处中弹、严重倾斜,即将沉没时,对全舰官兵下达的最后命令。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全舰的官兵都要与战舰共存亡,道义上绝不能独自一人活下去!”
它生动地展现了邓世昌作为指挥官,与全舰将士同生共死的坚定决心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背景与细节
这句名言的背后,是黄海海战中悲壮的一幕:
- 危急关头: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爆发,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在战斗中异常勇猛,但面对日舰的围攻,舰身多处中弹,弹药也即将告罄。
- 最后的冲锋:为了保护旗舰“定远”舰,并打击日军的旗舰“吉野”号,邓世昌毅然决定采取自杀式攻击——全速开足马力,撞向日军航速最快、威力最强的“吉野”号,意图与敌同归于尽。
- 壮烈牺牲:就在“致远”舰即将撞上“吉野”号的千钧一发之际,不幸被日军鱼雷击中,锅炉发生爆炸,全舰迅速沉没。
- 拒救与同死:邓世昌落水后,其随从抛给他救生圈,被他拒绝,他养的“太阳犬”也游到他身边,叼住他的臂膀,试图救他,邓世昌毅然按住爱犬,一同沉入波涛之中,实现了他“义不独生”的誓言,全舰官兵除少数获救外,二百余人壮烈殉国。
其他相关引述
除了“全舰俱没,义不独生!”这句直接命令,还有一些记载和评价也体现了他的精神:
- 撞向“吉野”前的怒吼:据记载,在决定撞击“吉野”时,邓世昌曾对官兵们喊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无退!” (我们军人报效国家,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今天这场战斗,只有战死,绝不后退!)这同样是他视死如归精神的体现。
- 后人评价:后世史家和民众评价他时,常引用“撞吉野”的壮举,称其为“邓天神”、“民族英雄”,他的行为超越了单纯的军事战术,升华为一种民族气节和血性的象征。
“全舰俱没,义不独生!” 这句名言,是邓世昌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一个命令,更是一种誓言,一种在民族危亡之际,以身殉国、决不退缩的伟大决心的宣告,邓世昌和他的“致远”舰,因此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不屈不挠的象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