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风格:奇崛险怪,尚意尚俗
顾况的诗歌风格最突出的标签就是“奇崛险怪”,他一反盛唐诗歌追求的雄浑、自然、典雅,转而追求一种新、奇、险、怪的艺术效果,这种追求体现在语言、意象、结构等多个层面。

他的诗歌也表现出“尚意”和“尚俗”的倾向。
- 尚意:注重表达个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和哲理思辨,甚至不惜以文为诗,用诗歌的篇幅来铺陈议论。
- 尚俗:敢于将市井俚语、民歌元素引入文人诗歌,使诗歌语言更加贴近生活,充满活力。
具体艺术特点
语言:奇警新异,不避俚俗
顾况在语言上大胆创新,不满足于前人用滥的词汇,喜欢创造和使用一些新奇的词语,甚至有些生僻险怪,这使得他的诗歌读起来耳目一新,有时也显得有些“拗口”。
- 用词奇警:他善于炼字,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他著名的诗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题宣州开元寺水阁》),一个“横”字,生动地描绘了小船在空旷野渡中无拘无束、闲适自在的姿态,化静为动,堪称炼字的典范。
- 不避俚俗:他敢于将民间口语、俗语写入诗中,打破了文人诗歌的语言壁垒,例如在《李供奉弹箜篌歌》中,他用“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这样平实如话的语言,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生活气息。
意象:险怪瑰丽,想象丰富
顾况的诗歌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和险怪瑰丽的意象,他善于捕捉自然界中那些不寻常、甚至有些“丑怪”的景象,并将其赋予深刻的寓意。
- 对“怪”美的追求:他不像王维那样追求“空山新雨后”的清幽,也不像李白那样追求“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丽,而是偏爱一些“嶙峋”、“枯瘦”的意象,他笔下的山往往是“瘦骨嶙峋”的,树是“枯枝盘曲”的,这反映了他对生命力和内在精神的独特理解。
- 想象奇特:他的联想常常出人意料,比如将音乐的旋律想象成“昆山玉碎凤凰叫”,将自然景象人格化,赋予其强烈的情感色彩。
讽喻现实,关怀民瘼
顾况的诗歌不仅有艺术上的探索,更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其诗歌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尖锐批判。
- 新乐府的先驱: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先驱之一,其诗歌继承了《诗经》和杜甫“即事名篇”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简称《补亡诗》)就是模仿《诗经》的四言体,以补“亡诗”为名,讽喻时弊。
- 著名的讽喻诗:最著名的例子是《囝》这首诗,他用“囝”(jiǎn,吴地方言,指儿子)和“囡”(nān,指女儿)的对比,控诉了当时闽地“鬻子”的残酷习俗,诗歌语言质朴,情感沉痛,批判力度极强,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
- 关注底层:他的诗歌题材广泛,从宫廷乐舞到边塞风光,从山水田园到市井生活,无不涉及,尤其关注底层人民的悲欢离合。
体裁与形式:众体兼备,尤善乐府
顾况在诗歌体裁上非常全面,五言、七言、古体、近体都有涉猎,且都有佳作。
- 乐府诗成就最高:他的乐府诗最能体现其“奇崛险怪”的风格和现实主义精神,无论是《李供奉弹箜篌歌》中对音乐的夸张描绘,还是《囝》中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揭露,都显示出他在乐府诗创作上的卓越才能。
- 山水诗别具一格:他的山水诗不同于盛唐的空灵秀美,而是带有一种冷峭、奇险的意境,如《华山西冈》中的“野人住处无乡井,舟子天涯有酒船”,意境开阔,又带着一丝孤寂和野性。
代表作赏析
-
《囝》
囝生闽乡间,有子才有孙,父不俅子夫,子不拜父拳。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宴,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东门驺噪声,冤取宰恩偏。囝别号哭声,曰冤当有年。有号者亦然,谁是谁者怜,独有官家割,我诉空拳拳。
特点分析:这首诗是顾况现实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全诗用白描手法,通过“父不俅子夫”、“里胥夜经过”等具体场景,揭露了地方官吏的残暴和底层百姓的苦难,语言上采用吴地方言“囝”,显得质朴、真实,具有强烈的民歌色彩和批判力量。
-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笑酒声中。 千帆过尽皆不是,斜阳依旧倚高楼。 闲吟赠扇惊团扇,白露沾衣十四州。
特点分析:这首诗展现了顾况诗歌的另一面,前两联写景,意境开阔,将历史的沧桑感与眼前的闲适感融为一体,有盛余风,颈联“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笑酒声中”化用了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意境,但更加活泼生动,尾联“野渡无人舟自横”更是千古名句,以动衬静,充满了禅意和野趣,体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历史地位与影响
- 承前启后:顾况是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他上承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下启韩愈、孟郊“险怪”诗派和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他的“尚意”和“尚俗”为宋诗“以文为诗”、“以俗为雅”的创作风气开了先河。
- 导师之功:他早年担任过小官,曾发现并大力提携了当时还是布衣的白居易,据说他读了白居易的诗后,感慨道:“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大意是:能写出这样的句子,考取功名有什么难的?我之前是开玩笑的。)这个故事广为流传,可见其眼光之独到,对中唐诗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顾况是一位风格独特、成就卓著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奇崛险怪”为核心,兼具“尚意”与“尚俗”的双重品格,在内容上,他关怀现实,同情民瘼;在艺术上,他大胆创新,语言奇警,想象瑰丽,他既是盛唐诗歌的继承者,更是中晚唐新诗风的开创者,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