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中文诗歌名篇今人为何仍能共鸣?

中文诗歌名篇浩如烟海,历经数千年,璀璨夺目,我将为您梳理和介绍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歌名篇,并附上原文、简要赏析和解读,希望能带您领略中国诗歌的无尽魅力。

中文诗歌名篇今人为何仍能共鸣?-图1

我们将按照历史时期,从先秦一直到近现代,来欣赏这些不朽的篇章。


先秦时期(源头与奠基)

这个时期的诗歌以《诗经》和《楚辞》为代表,奠定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

《诗经·关雎》

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悠我心,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 这是《诗经》的开篇之作,被誉为“万古第一情诗”,它用极其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君子对“窈窕淑女”的倾慕、追求和美好愿望,诗歌以“雎鸠”和鸣起兴,引出男女之情,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节奏鲜明,代表了《诗经》现实主义风格的最高成就,它没有激烈的情感宣泄,而是含蓄、克制地表达爱慕,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典型特质。


汉代与魏晋南北朝(承前启后)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并序)

原文节选: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全诗长达1700余字,是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赏析: 这首诗是汉乐府的巅峰之作,也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它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妻因封建礼教的压迫而双双殉情的故事,诗歌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生动的对话和完整的情节,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歌颂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其语言质朴而富有表现力,叙事与抒情完美结合,对后世的叙事诗影响深远。

陶渊明《饮酒·其五》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开创了田园诗派,这首《饮酒》是其代表作,表达了他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画面,体现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精神境界,诗歌的核心在于“心远地自偏”,真正的宁静不在于环境的偏远,而在于内心的超脱,这首诗充满了哲学思辨隐逸情怀,对后世文人影响极大。


唐代(诗歌的黄金时代)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名家辈出,流派纷呈,我们将按初、盛、中、晚唐顺序介绍。

盛唐:李白《将进酒》

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赏析: 李白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被誉为“诗仙”。《将进酒》是其豪放诗风的典范,全诗气势磅礴,情感奔放,一气呵成,诗人以黄河、白发起兴,感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进而抒发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和“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悲愤,诗中充满了对生命、理想和现实的深刻思考,语言豪迈奔放,想象奇特瑰丽,是盛唐气象和李白个人精神的完美结合。

盛唐:杜甫《春望》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杜甫是盛唐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被誉为“诗圣”,这首《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长安沦陷,诗歌前四句写景,但景中含情,“国破”与“山河在”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后四句叙事抒情,“烽火连三月”写战事之惨烈,“家书抵万金”写思家之切,“白头搔更短”则写尽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衰老,全诗语言凝练,对仗工整,情感沉郁顿挫,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中唐:白居易《琵琶行》(节选)

原文节选: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是描写琵琶音乐的千古绝唱)

赏析: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琵琶行》是其叙事诗的杰作,诗人通过描写一位琵琶女的悲惨遭遇,抒发了自己被贬谪的苦闷和“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诗歌对琵琶音乐的描写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不仅写出了声音,更写出了声音背后的情感和意境,全诗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结构严谨,语言通俗流畅,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晚唐:李商隐《锦瑟》

原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赏析: 李商隐是晚唐最杰出的诗人,以其朦胧、深婉、富于象征性的诗歌著称。《锦瑟》是其最难解也最负盛名的作品,诗歌通篇运用典故,意象华美,如“庄周梦蝶”、“杜鹃啼血”、“沧海遗珠”、“蓝田生烟”等,营造出一种迷离惝恍、凄美哀婉的意境,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悼亡,有人认为是自伤身世,有人认为是咏物,这种多义性朦胧美,正是李商隐诗歌的魅力所在,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宋代(词的鼎盛)

宋代诗歌成就不及唐代,但“词”这一文体在宋代达到了顶峰,成为与诗并驾齐驱的文学形式。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原文: 大江东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