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谐音诗歌爆火!AI创作还是语言陷阱?

谐音诗歌是一种非常有趣且富有智慧的文字游戏,它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特点,创造出双关或多重的含义,读起来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谐音诗歌爆火!AI创作还是语言陷阱?-图1

这种诗体在中国古代就有,最著名的当属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晚眺》,被誉为“千古第一谐音诗”。


千古第一谐音诗:苏轼《晚眺》

这首诗是谐音诗的巅峰之作,每一句都包含了至少两种意思,全诗更是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和故事。

原诗:

长亭短景无人画, 老大横拖瘦竹筇。 回首断云斜日暮, 曲江倒蘸侧山峰。


谐音解读(这是最精彩的部分):

这首诗的真正妙处在于,它的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连起来读,是另一首完全不同、却同样合乎情理的诗。

连读谐音诗:

长亭短景无人 (huà), 老大横拖瘦竹 (qióng). 回首断云斜日 (mù), 曲江倒蘸侧山 (fēng).

谐音解读为:

长亭短景无人 (huà), 老大横拖瘦竹 (qióng). 回首断云斜日 (mò), 曲江倒蘸侧山 (fēng).


两首诗的意境对比:

表面之意(字面意思):

  • 长亭短景无人画: 在长长的亭子里,天色已晚,景物昏暗,没有人能画下这眼前的景象。
  • 老大横拖瘦竹筇: 我年纪大了,拄着一根细细的竹杖,懒洋洋地横拖着行走。
  • 回首断云斜日暮: 回头望去,天边的云彩被残阳割断,暮色已深。
  • 曲江倒蘸侧山峰: 弯曲的江水倒映着旁边山峰的影子,像是在蘸取着山色。

描绘了一位暮年诗人在黄昏时分,于江边亭中拄杖远眺的孤寂景象,画面感极强,意境苍凉。

谐音之意(隐藏含义):

  • 长亭短景无人话: 在漫长的旅途中,短暂的景色无人可以诉说。(表达了旅途的孤寂和无人理解的寂寞)
  • 老大横拖瘦竹穷: 我年纪大了,生活潦倒,只能拄着一根破旧的竹杖。(“穷”字点明了生活的窘迫)
  • 回首断云斜日没: 回顾过往,就像那被残阳割断的云彩,我的好时光已经消逝殆尽。(“没”即沉没、消失,充满了失意和感伤)
  • 曲江倒蘸侧山风: 曲折的人生道路,只能像江水倒影一样,在侧旁的山风中艰难求生。(“风”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磨难)

这首谐音诗,实际上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悲叹,他倾诉了自己年老、贫穷、失意、坎坷的处境和心境,表面写景,实则抒情,景中藏情,情中带景,将人生的无奈与悲凉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他类型的谐音诗歌

除了苏轼这种“句尾谐音”的高阶玩法,还有其他更简单直接的谐音诗。

经典童谣《施氏食狮史》

这是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写的一篇经典同音文,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但完美展示了中文同音字的魅力,读起来绕口令一般。

原文: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 氏时时适市视狮。 十时,适十狮适市。 是时,施氏适市。 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 氁拾是十狮尸,适石室。 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 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 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 试释是事。

大意: 一位姓施的诗人,住在石屋子里,非常喜欢吃狮子,发誓要吃掉十头狮子,他常常去市场看狮子,一天十点,正好有十头狮子来到市场,这时,施先生也到了市场,他看到这十头狮子,依靠自己的弓箭,杀死了这十头狮子,他背回这十头狮子的尸体,回到了他的石屋子,石屋子很湿,他让仆人擦拭石屋子,石屋子擦干后,他才开始吃这十头狮子的尸体,吃的时候,他才发现,这十头狮子的尸体,实际上是十头石头的狮子的尸体,他试着解释这件事。

特点: 全文除了几个标点符号,所有字的发音都是 "shì shí shī shì shì shí shí shī...",是中文同音字的极致展现。

现代网络谐音诗

现代人利用谐音,创作了许多幽默、诙谐的打油诗。

《上班》

鸡叫,鸡叫, 司的告又贴了。 文包里装着函, 共汽车上想事。

《吃货》

果又果, 时最爱吃果。 什么果这么贵? 论一下果的价格。


如何创作谐音诗?

  1. 确定主题和核心词: 想好你要表达什么,以及你希望谐音后的核心词语是什么,比如苏轼,他想表达的是“画、筇、暮、峰”,但谐音后想说的是“话、穷、没、风”。
  2. 寻找同音/近音字: 围绕你的核心词,寻找可以替换的同音字,这是最关键也最困难的一步,需要丰富的词汇量。
  3. 构建句子和意境: 用这些同音字,既要构成一句表面通顺、意境优美的诗,又要让谐音后的句子同样有意义。
  4. 反复推敲和朗读: 写完后一定要大声朗读,检查谐音效果是否自然,语感是否流畅,避免为了谐音而变得生硬拗口。

谐音诗是中文语言艺术的瑰宝,它考验的不仅是作者的才情,更是对汉字音、形、义三者结合的深刻理解,希望这些例子能让你领略到其中的乐趣!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