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说服赵太后的过程堪称古代智慧与沟通技巧的典范,在赵国面临强敌压境、国家存亡之际,触龙以高超的说服艺术,成功使固执己见的赵太后转变态度,同意让爱子长安君出质齐国,换取救兵,从而挽救了赵国于危难之中,以下是对触龙说服赵太后过程的详细解析,以及诗词解释和相关问答:
触龙说服赵太后的过程详解
阶段 | 解释 | |
沟通准备 | 触龙深知赵太后性格及当前形势,精心策划了说服策略,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和场合进行沟通。 | 触龙作为朝中老臣,德高望重,且忠于赵国,这为他赢得了赵太后的信任,他选择了在赵太后稍显平和之时,私下里进行沟通,避免了正面冲突,为说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营造氛围 | 通过日常问候和关心,触龙首先缓解了赵太后的怒气和防备心理,为深入交流创造了条件。 | 触龙从询问太后的饮食起居入手,以关心太后身体健康为由,逐渐拉近了与太后的距离,使得原本紧张的气氛得到了缓和,这种“缓冲法”有效地消除了太后的敌对情绪,为后续的说服工作铺平了道路。 |
迂回战术 | 触龙并未直接提及长安君出质的话题,而是先从自己的儿子舒祺说起,以此引发太后的共鸣。 | 触龙先提出为自己年幼的儿子舒祺安排职位的请求,这一话题安全且易于引起太后的好感,通过谈论子女的未来,触龙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如何为子孙后代打算的深远问题上,为引出长安君出质的议题做好了铺垫。 |
尊重与理解 | 在沟通过程中,触龙始终保持着对赵太后的尊敬和理解,避免指责和强迫。 | 触龙深知赵太后对长安君的溺爱之情,因此他并没有直接指责太后不顾国家利益,而是站在太后的角度考虑问题,表达了对太后心情的理解,这种尊重和理解的态度使得太后更容易接受触龙的观点。 |
巧妙引导 | 通过对比燕后与长安君的未来,触龙引导赵太后认识到为子女长远打算的重要性。 | 触龙以燕后出嫁为例,阐述了父母为子女长远打算的道理,他指出太后在送燕后出嫁时的哭泣和祭祀时的祝祷都表明了太后希望燕后能够在异国他乡生育子孙并代代做王的美好愿望,相比之下,触龙指出太后对长安君的溺爱实际上限制了他的成长空间和未来出路,这种对比使得太后深刻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短视和错误。 |
总结陈词 | 触龙明确指出长安君出质的必要性,并强调这是为了赵国和长安君的共同利益。 | 在充分铺垫和引导之后,触龙明确提出了让长安君出质齐国以换取救兵的建议,他强调这样做不仅能够挽救赵国于危难之中,还能为长安君赢得立功的机会和更好的未来,触龙的这番话既符合赵国的国家利益又兼顾了太后的个人情感使得太后无法反驳最终同意了他的建议。 |
诗词解释
《触龙说赵太后》原文(节选):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这首诗描绘了触龙如何巧妙地说服赵太后,使其同意让爱子长安君作为人质出使齐国,以换取救兵解除赵国危机的故事,诗中通过触龙与赵太后的对话,展现了触龙高超的说服技巧和赵太后从固执到最终接受的心理变化,触龙以关心太后健康为切入点,通过询问饮食起居来缓解紧张气氛;随后以自己儿子舒祺为例,引导太后思考如何为子女长远打算;最后通过对比燕后与长安君的未来,使太后认识到自己行为的短视和错误,整首诗既体现了触龙的智慧和勇气,又展示了古代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和沟通艺术。
相关FAQs
1、触龙是如何说服赵太后的?
- 触龙说服赵太后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他通过日常问候和关心来缓解太后的怒气和防备心理;他以自己儿子舒祺为例,引导太后思考如何为子女长远打算;通过对比燕后与长安君的未来,使太后认识到自己行为的短视和错误;明确指出长安君出质的必要性,并强调这是为了赵国和长安君的共同利益。
2、触龙的说服技巧有哪些?
- 触龙的说服技巧包括:实事求是、来者不拒、恰到好处、尊重他人、善于倾听、巧于发问、旁敲侧击、换位思考、避免禁忌等,这些技巧共同构成了触龙高超的说服艺术。
触龙说服赵太后的过程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沟通实践,更是一次智慧与勇气的较量,通过触龙的努力,赵国得以转危为安,长安君也获得了成长的机会,这一故事不仅展示了古代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和沟通艺术,更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冷静、理性思考、善于沟通、勇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