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踏雪诗歌今冬能否再掀诗意新浪潮?

“踏雪”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非常经典且意蕴丰富的意象,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更承载了诗人丰富的情感、高洁的品格和对自然的感悟。

踏雪诗歌今冬能否再掀诗意新浪潮?-图1

“踏雪”的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意境:

高洁孤傲,超然物外

这是“踏雪”意象中最常见的一种,雪象征着纯洁、一尘不染,而“踏”这个动作则带有一种主动、从容、甚至带有几分傲骨的姿态,诗人通过踏雪,来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品格高洁的志向。

代表诗句:

  1. “独钓寒江雪。”

    • 出处: 柳宗元《江雪》
    • 全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赏析: 这里的“钓雪”比“踏雪”更进一层,是一种极致的孤独与高洁,在万籁俱寂、天地皆白的世界里,一位老翁独自在寒江上垂钓,他钓的不是鱼,而是这份与世隔绝的宁静和坚守,雪的纯净与人的孤傲融为一体,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2. “雪后始知松柏操,事难方见丈夫心。”

    • 出处: 《增广贤文》(化用自唐代典故)
    • 赏析: 这句虽然不是直接写踏雪,但完美诠释了踏雪所象征的精神,只有经历了风雪的考验,才能看出松柏的坚贞;只有经历了艰难的世事,才能看出一个真正大丈夫的内心,踏雪,正是这种考验的具象化。

闲适雅趣,文人情怀

雪后初晴,世界变得清新、宁静,文人雅士们喜欢踏雪寻梅、访友,享受这份独特的景致和情趣,这是一种生活美学的体现,充满了诗意和闲情逸致。

代表诗句:

  1.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出处: 刘长卿《逢雪宿山中小屋》
    • 全诗: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赏析: 在风雪交加的夜晚,旅人投宿于山中小屋,这一声“犬吠”和“风雪夜归人”,充满了动态感和生活气息,风雪虽寒,但“归人”二字却带来了家的温暖和旅人的慰藉,是一种在艰苦中寻得的安然。
  2.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 出处: 卢梅坡《雪梅·其二》
    • 全诗: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 赏析: 这首诗直接点明了雪、梅、诗三者的关系,雪让梅更有风骨,诗让雪(和踏雪的人)更有灵魂,踏雪寻梅,吟诗作对,这才是文人雅士应有的生活,否则就显得“俗了”,这种情趣,是“踏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雄浑壮阔,边塞豪情

在边塞诗中,雪常常是宏大、严酷的背景,将士们在风雪中行军、战斗,“踏雪”则充满了力量感、悲壮感和英雄气概。

代表诗句:

  1.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出处: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 全诗: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极具画面感的瞬间:将士们正要追击逃敌,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落下,瞬间覆盖了他们的弓刀,这“满”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雪之大,也暗示了将士们整装待发、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雪的严寒与将士们的热血形成对比,充满了悲壮的英雄主义色彩。
  2.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出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赏析: 虽然这句没有“踏”字,但它描绘了“踏雪”的宏大背景,在广阔无垠的沙漠上,结了百丈厚的冰;万里长空,凝结着惨淡的愁云,在这样的环境中,“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景,和“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离别之情,都因这雄浑的雪景而显得更加深沉和震撼。

思乡怀远,羁旅愁思

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雪天最容易勾起思乡之情,冰天雪地,归家不得,孤独和寒冷交织在一起,“踏雪”也带上了一层凄清和愁苦的色彩。

代表诗句:

  1.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出处: 杜甫《绝句》
    • 赏析: 这句诗是静态的,但蕴含了动态的时空感,从窗里望见西岭上终年不化的积雪,那是遥远的、永恒的;门前停着将要东下的万里船只,那是远方的、未知的,雪的“千秋”与人的“万里”形成对比,流露出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漂泊生涯的感慨。
  2.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 出处: 范云《别诗》
    •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雪”与“花”的比喻,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愁绪,当初我离开时,雪花漫天飞舞,像盛开的花朵;如今我归来时,庭院里的花已经盛开,洁白如雪,短短十个字,道尽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现代诗中的“踏雪”

现代诗中的“踏雪”则更侧重于个人感受和哲思。

代表诗句:

  1.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 出处: 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 赏析: 在艾青的笔下,雪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旧中国苦难的象征。“踏雪”也成了一种在沉重现实前行的姿态,充满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踏雪”的诗歌,意境万千:

  • 它可以是柳宗元笔下“独钓寒江雪”的孤傲高洁
  • 也可以是卢梅坡心中“与梅并作十分春”的闲适雅趣
  • 可以是卢纶眼中“大雪满弓刀”的边塞豪情
  • 也可以是范云口中“今来花似雪”的时光流转

从古至今,雪一直在诗人的脚下,在他们的心中,化作了一首首或壮丽、或婉约、或深沉的诗篇,每一次“踏雪”,都是一次与自然、与自我、与历史的对话。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