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梦想与创业(草根逆袭的写照)
这些名言最能体现他白手起家、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
“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
- 背景与解读: 这是他创业初期最著名、也最“离经叛道”的一句话,当时汽车行业被少数巨头垄断,技术壁垒极高,李书福用这句极其简单化、口语化的话,来表达他对汽车本质的理解,并以此挑战行业权威,证明造车并非遥不可及的“高科技神话”,从而坚定了自己造车的决心,这句话也体现了他化繁为简、抓住核心的商业思维。
-
“汽车就是玩具,有钱人的玩具。”
- 背景与解读: 同样是早期言论,这句话反映了他对汽车市场最初的定位,他看到了汽车作为消费品和身份象征的属性,这也成为他后来追求豪华品牌(如收购沃尔沃)的最初萌芽,虽然后来他的格局变得更大,但这句话展现了他敏锐的商业嗅觉。
-
“就要去闯,就要去试,就要去干。”
- 背景与解读: 这句话是他行动派的最好写照,无论是造摩托车、造汽车,还是后来的跨国并购,李书福都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战略家,而是一个敢于将想法付诸实践的实干家,他深知风险,但更相信“干起来再说”的魄力。
关于并购与全球化(野心与谦逊的结合)
这些名言主要围绕他收购沃尔沃、宝腾、路特斯等国际知名品牌的经历,展现了他作为全球企业家的格局。
-
“我们娶了个好老婆。”
- 背景与解读: 在成功收购沃尔沃后,面对外界对“蛇吞象”的质疑,他用这句非常生活化、甚至有些“土味”的话来形容这次并购,意思是,吉利不仅没被沃尔沃拖垮,反而从这次“婚姻”中获得了巨大的好处,实现了双赢,这既体现了他的自信,也展现了他高超的整合能力和沟通艺术。
-
“老婆(沃尔沃)漂亮,我们(吉利)是穷小子,要尊重老婆,让老婆高兴。”
- 背景与解读: 这是他对如何管理沃尔沃的核心思想,他强调,吉利作为母公司,要给予沃尔沃充分的尊重和自主权,不能“乱插手”,而是要提供支持,帮助它发展得更好,这种“放养”而非“圈养”的管理哲学,是沃尔沃在被收购后迅速恢复并盈利的关键。
-
“收购是手段,发展是目的,融合是关键。”
- 背景与解读: 这句话精辟地总结了他跨国并购的核心逻辑,他不是为了收购而收购,也不是为了炫耀,而是要通过并购获取先进技术、品牌和全球市场,最终目的是实现吉利自身的全球化发展,而能否成功融合,则决定了并购的成败。
关于行业未来与科技(前瞻与务实并存)
这些名言展现了他对汽车行业“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趋势的深刻洞察。
-
“汽车行业正在发生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么转型,要么被淘汰。”
- 背景与解读: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下,李书福敏锐地意识到,传统汽车工业的根基正在动摇,这句话充满了危机感和紧迫感,不仅是对吉利的警示,也是对整个行业的提醒,它体现了他居安思危、勇于变革的战略眼光。
-
“奔驰、宝马、奥迪(BBA)的时代可能要结束了,未来是智能电动汽车的时代。”
- 背景与解读: 这句论断大胆而直接,挑战了传统豪华品牌的统治地位,他认为,在新的赛道上,传统的品牌光环和机械性能优势将不再绝对,软件定义汽车、智能座舱体验将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这反映了他对行业颠覆性变革的信心。
-
“未来是轮子上的电脑,而不是带轮子的电脑。”
- 背景与解读: 这句话生动地诠释了他对“智能汽车”的理解,他认为,智能汽车的核心首先是安全、高效的交通工具(轮子上的电脑),其次才是智能化的终端设备(带轮子的电脑),这体现了他始终将“安全”和“驾驶”作为汽车本质的务实思想,与一些过于强调“科技感”而忽略汽车本质的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
关于为人处世与哲学(朴实而深刻)
这些名言虽然不是直接谈商业,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领导风格和决策。
-
“我们都是农民,只不过开的是拖拉机,人家开的是奔驰宝马。”
- 背景与解读: 这是他多次用来形容自己和团队的话,充满了自嘲和谦逊,意在表明,无论企业做多大,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忘本,要保持艰苦奋斗、朴实无华的作风,这种“农民式”的质朴,是他能够凝聚团队、赢得尊重的重要原因。
-
“别人家的老婆好,但那是别人家的,我们要对自己家的老婆好。”
- 背景与解读: 这句话常被用来解释他为什么在收购沃尔沃后,依然坚持大力发展自主品牌,他认为,可以学习借鉴别人的优点,但根基和核心必须是自己,这体现了他既开放学习,又不忘本分的辩证思维。
李书福的名言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它们:
- 通俗易懂: 没有华丽的辞藻,用最生活化的语言讲最深刻的道理。
- 充满自信: 敢于挑战权威,对吉利的未来和中国的汽车工业充满信心。
- 行动导向: 强调“干”和“闯”,是典型的实践者哲学。
- 格局宏大: 从一个草根创业者,成长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领导者,他的话语也体现了格局的不断升华。
通过这些名言,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立体、鲜活、充满魄力和智慧的“汽车狂人”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