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诗歌如何描绘家乡的变迁?

第一首:现代诗《故乡,是一本翻新的书》

故乡是一本泛黄的诗集, 曾夹着蝉鸣与麦香。 泥泞的小路,是它弯曲的标点, 老屋的炊烟,是它悠长的尾韵。

诗歌如何描绘家乡的变迁?-图1

后来,推土机的轰鸣, 合上了旧的一页。 稻田长成了玻璃的森林, 柏油路笔直地,伸向远方。

爷爷的锄头,挂在墙上, 成了沉默的勋章。 奶奶的蒲扇,收进箱底, 再也扇不散夏夜的星光。

我像归来的候鸟, 在陌生的街巷里迷航。 新邻的问候,带着城市的口音, 却少了几分熟悉的滚烫。

故乡,故乡, 你是一本书,被时光重新装帧。 我翻阅着崭新的篇章, 却在字里行间, 寻找着那个, 再也回不去的,旧时光。


第二首:古体诗《还乡吟》

少时离乡小径长, 炊烟袅袅绕茅房。 门前流水清且浅, 屋后青山稻花香。

一别经年岁月忙, 今日还乡心惶惶。 旧时小路何处觅? 柏油大道宽且广。

故宅已无旧模样, 高楼林立立中央。 稚子不识归家客, 笑问客从何处乡。

感慨系之心中藏, 新颜难掩旧时伤。 乡音未改情犹在, 此心安处是吾乡。


第三首:散文诗《老墙与新窗》

记忆里的老墙,是土黄色的,沉默地伫立在村口,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墙头上,几丛狗尾巴草在风中摇曳,墙根下,总有几个老人眯着眼晒太阳,用最慢的语调,说着最陈旧的故事。

那时,墙是世界的边界,墙内,是鸡鸣犬吠,是袅袅炊烟,是母亲一声声“回家吃饭”的呼唤,墙外,是广袤的田野,是无尽的远方,是我年少时全部的向往。

后来,我走了,火车汽笛拉长了我的背影,也拉长了与老墙的距离,我以为,它会永远那么站着,守着那个不变的村庄。

再回来,老墙已经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面光滑的白墙,墙上画着五彩斑斓的壁画,画着乡村振兴的蓝图,墙边,停着一排排崭新的小汽车,像一匹匹安静的骏马。

村里建起了小洋楼,每一扇窗都明亮得像镜子,映着蓝天白云,窗里,传出电视的声响,和孩子们欢快的笑声,空气里,不再只有泥土和柴火的味道,还夹杂着咖啡的醇香和网络的信号。

我站在村口,有些恍惚,这还是我记忆中的故乡吗?它变得太快,快到我几乎认不出来,那些熟悉的面孔,被新的面孔替代;那些古老的习俗,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渐渐褪色。

但当我看到,一位老人用智能手机给远方的儿女视频通话时,当我看到,孩子们在崭新的篮球场上奔跑时,当我看到,村口的公告栏上,贴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时,我忽然明白了。

故乡的老墙虽然倒了,但它守护的,那份对生活的热爱,那份对未来的期盼,那份血脉里的乡愁,已经化作了新的窗,一扇扇明亮地敞开着,让阳光照了进来,也让新的故事,有了开始的地方。

变化的是容颜,不变的是根。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