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曲江诗歌鉴赏,千年古韵如何照见当下人心?

诗歌原文

《曲江二首·其一》 (唐)杜甫

曲江诗歌鉴赏,千年古韵如何照见当下人心?-图1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行乐耳,用彼相此胡为乎?


诗歌赏析

这首诗以暮春落花为引,层层递进,从个人的感伤上升到对生命、历史和宇宙的哲学思考,情感深沉,意蕴丰富。

题目解析:曲江

曲江,又称曲江池,是唐代长安城东南的一处著名皇家园林风景区,这里风景秀丽,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宴饮、游赏、赋诗的场所,对于杜甫这样的寒门士子来说,曲江既是繁华的象征,也常常触动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凉。“曲江”这个地点本身就带有一种复杂的历史和情感色彩。

分句解析

首联(一、二句):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 释义:看到一片花瓣飘落,就感觉到春天在减少;如今风一吹,千万片花瓣纷纷扬扬地落下,这景象真是让人忧愁啊。
  • 赏析:诗歌开篇即景生情,奠定了全诗“愁”的基调。“一片花飞”是微小的个体,但它触动了诗人对“春”逝去的整体感知,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写法,由“一片”到“万点”,落花的速度和规模急剧扩大,诗人的愁绪也随之加深。“正愁人”三字,直接抒发了内心的伤感,将外在的景物与内在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颔联(三、四句):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 释义:姑且任由那即将凋零的花瓣从我眼前飘过,也不要嫌伤怀太多,多喝几杯酒吧。
  • 赏析:这一联是全诗情感转折的关键,面对“风飘万点”的愁景,诗人没有选择沉溺于悲伤,而是采取了“且看”和“莫厌”的达观态度,这是一种自我劝慰,也是一种无奈的排遣。“酒”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在这里是消愁的工具,诗人想借酒浇愁,忘却眼前的落花之悲和心中的身世之痛,一个“伤多”和一个“莫厌”,恰恰说明愁绪深重,非酒所能轻易化解,反而透露出一种“举杯消愁愁更愁”的苦涩。

颈联(五、六句):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 释义:江边的小堂屋,如今成了翡翠鸟的巢穴;皇家园林边的高大墓冢,石麒麟也静静地卧在那里。
  • 赏析:这是全诗意境升华的一联,也是杜甫“诗史”风格的体现,诗人将镜头从眼前的落花,拉向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长的时间维度。
    • 空间对比:“小堂”曾是人间繁华的居所,如今却成了飞鸟的巢穴,象征着人去楼空,世事变迁。
    • 时间对比:“高冢”是帝王将相的陵墓,象征着曾经的显赫与权力。“卧麒麟”是墓前的石雕,象征着永恒的守护,即使如此威严的麒麟,也只能“卧”在荒冢旁,任凭风吹雨打,最终也归于沉寂。
    • 深层含义:这一联通过“生”与“死”、“繁华”与“荒凉”的强烈对比,揭示了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无法逃脱盛极而衰、由盛转衰的规律,个人的愁绪,在此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显得更加渺小,也更加深刻。

尾联(七、八句):细推物理行乐耳,用彼相此胡为乎?

  • 释义:仔细推究这世间万物的道理,不过是及时行乐罢了,何必去比较那权贵(彼)和我自己(此)呢?
  • 赏析: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是诗人经过一番内心挣扎和哲学思考后得出的结论。
    • “细推物理”:“物理”在这里指事物的道理、规律,诗人从落花、荒堂、古冢中,领悟到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世间万物都在变化,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 “行乐耳”:既然如此,那又何必为功名利禄、个人得失而烦恼呢?不如抓住当下,及时行乐,这看似是一种消极的逃避,实则是一种在认清现实后的无奈与旷达。
    • “用彼相此胡为乎?”:“彼”指那些权贵,“此”指诗人自己,意思是,我何必拿那些富贵之人的显赫来和自己这穷困潦倒的现状作比较,从而自寻烦恼呢?这句诗是对自己之前“愁人”情绪的一种自我开解,也是对那个不公社会的无声抗议。

艺术特色

  1. 情景交融,层层递进:全诗以“愁”起笔,由景生情,再借酒消愁,继而放眼历史,最后上升到哲学思考,情感线索清晰,层层深入,从个人的感伤上升到对宇宙人生的普遍思考。
  2. 对比强烈,意境宏阔:颈联中“小堂”与“高冢”、“翡翠”与“麒麟”的对比,以及“生”与“死”、“繁华”与“荒凉”的对比,极大地拓展了诗歌的意境,使主题具有了普遍性和哲理性。
  3. 语言精炼,对仗工整:作为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对仗极为工整。“且看”对“莫厌”,“欲尽花”对“伤多酒”,“江上小堂”对“苑边高冢”,“巢翡翠”对“卧麒麟”,对仗精妙,音韵和谐,体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功力。
  4. 沉郁顿挫的风格:全诗情感基调是“沉郁”的,充满了忧愁和伤感,但在表达上,又并非一味地悲戚,而是有转折(借酒)、有对比(古今)、有升华(哲理),形成了“顿挫”的艺术效果。

《曲江二首·其一》是一景、情、理完美结合的杰作,它不仅仅是一首伤春悲秋的咏物诗,更是一曲生命悲歌和一首深刻的哲理诗,杜甫通过对暮春落花的描绘,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进而洞察到盛衰无常的历史规律,最终在无奈中寻求一种“行乐”的旷达,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苦难中不断思考、挣扎的伟大灵魂,也充分展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大家风范。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