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千里马名言今何在?新时代人才选拔标准变了?

“千里马”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经典和深刻的意象,源自韩愈的《马说》,用来比喻有才华、有能力的人,相关的名言警句非常多,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关于“人才、机遇与伯乐”的完整思想体系。

千里马名言今何在?新时代人才选拔标准变了?-图1

以下是关于“千里马”最核心、最著名的名言,并附上解读和出处。


核心出处:韩愈《马说》

这是所有“千里马”名言的源头,也是最经典、最深刻的论述。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拼音: Qiān lǐ mǎ cháng yǒu, ér bó lè bù cháng yǒu.
  • 解读: 这是流传最广的一句,意思是,千里马(有才能的人)是经常存在的,但是能够发现并任用千里马的伯乐(慧眼识才的领导者)却不常有,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人才本身,而在于缺乏发现人才的“伯乐”。
  • 出处: 唐·韩愈《马说》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拼音: Zhǐ rǔ yú nú lì rén zhī shǒu, pián sǐ yú cáo lì zhī jiān, bù yǐ qiān lǐ chēng yě.
  • 解读: 这句话描绘了千里马的悲惨命运,它(有才能的人)如果只是被平庸的仆役(喻指不识才的上级)所驱使,最终也只能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无法发挥其“日行千里”的才能,也就不会有人知道它是一匹千里马了,这句话强调了环境对人才的决定性影响。
  • 出处: 唐·韩愈《马说》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拼音: Shì mǎ yě, suī yǒu qiān lǐ zhī néng, shí bù bǎo, lì bù zú, cái měi bù wài jiàn, qiě yù yǔ cháng mǎ děng bù kě dé, ān qiú qí néng qiān lǐ yě?
  • 解读: 这句话说明了,即使是一匹千里马,如果喂养不饱(缺乏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力气就耗尽了,它的才能和优点也就无法展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它连普通马的水平都达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这比喻了人才需要有良好的培养和必要的条件才能施展才华。
  • 出处: 唐·韩愈《马说》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拼音: Cè zhī bù yǐ qí dào, shí zhī bù néng jìn qí cái, míng zhī ér bù néng tōng qí yì, zhí cè ér lín zhī, yuē: “Tiān xià wú mǎ!” Wū hū! Qí zhēn wú mǎ xé? Qí zhēn bù zhī mǎ yě!
  • 解读: 这是全文的结论和讽刺,对待千里马,不能用正确的方法驾驭(“策之不以其道”),不能让它吃饱以发挥全部才能(“食之不能尽其材”,这里“食”通“饲”),当它嘶鸣表达心意时,又不能理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那些手拿马鞭的人面对着千里马,竟然说:“天下没有好马!”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好马啊!这句话辛辣地讽刺了那些昏庸无能、埋没人才的当权者。
  • 出处: 唐·韩愈《马说》

其他相关名言

除了韩愈的《马说》,其他一些名句也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千里马”的哲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解读: 这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另一种表述,更强调了伯乐的先决作用,先有伯乐这样识才的人,然后千里马才能被发现和重用。
  • 出处: 同样出自韩愈《马说》,是对核心思想的概括。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拼音: Lǎo jì fú lì, zhì zài qiān lǐ.
  • 解读: 这句出自曹操的《龟虽寿》,意思是,年老的千里马虽然趴在马槽边,但它心里仍然想着驰骋千里,这句诗用来比喻人虽然年老,但仍有雄心壮志和远大的理想,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 出处: 汉·曹操《龟虽寿》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拼音: Qí jì yī yuè, bù néng shí bù; nú mǎ shí jià, gōng zài bù shě.
  • 解读: 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良马(骐骥)跳一下,也不能达到十步远;劣马(驽马)走十天,也能走很远,成功在于它坚持不懈,这句虽然不是直接说“千里马”,但它与“千里马”的意象相关,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真正的“千里马”不仅需要天赋,更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
  • 出处: 《荀子·劝学》

“千里马”名言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人才的重要性: 千里马是宝贵的资源,是国家或组织发展的关键。
  2. 伯乐的关键作用: 发现和任用人才比人才本身更稀缺、更重要。
  3. 环境的决定性: 人才需要合适的平台、资源和支持才能施展才华,否则会被埋没。
  4. 人才的自我修养: 人才不仅要有才能,还要有“志在千里”的志向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如老骥伏枥、驽马十驾)。

这些名言至今仍被广泛引用,用于讨论人才招聘、团队管理、个人发展等社会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