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以“盖”为题
这首诗试图捕捉“盖”作为动词和名词的双重含义,从具象的遮蔽,引申到抽象的笼罩与命运。

《盖》
你是天边最后一片云, 用柔软的阴影,盖住山峦的轮廓。 是夜色,用无边的黑, 盖住白日的喧嚣与尘埃。
是童年时,那件旧棉袄, 用母亲的针脚,盖住我所有的寒冷。 是回忆,用一层薄纱, 盖住时光的棱角与锋芒。
后来,你成了一座碑, 用冰冷的石头,盖住一个名字。 也成了一片落叶, 用卑微的身体,盖住大地的胸膛。
我们总想用些什么去盖住什么, 盖住伤口,盖住真相, 盖住心底那片无法言说的荒原。
可总有风,总有光, 总有时间,将一切盖住的, 轻轻掀开,露出它本来的模样。
古体诗:咏物言志
这首诗采用五言古体的形式,以“盖”为引,抒发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情怀。
《咏盖》
穹庐如盖覆, 四野风烟收。 心随云影动, 身与山光流。 不问尘中事, 但爱林间幽。 何须功名累, 此身方盖休。
解说:
- 穹庐如盖覆:将天空比作巨大的帐篷(穹庐)覆盖在头顶。
- 心随云影动,身与山光流:心境像云影一样自由飘动,身体仿佛融入了山间流动的光影之中,表达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 此身方盖休:“盖”在这里有“完满”、“了结”之意,指这样与自然相伴的生活,才是生命最完满的归宿。
微型诗:三行情诗
用最少的字,表达最深的情感。
盖
我用一生, 为你盖一座城, 城的名字,叫“家”。
古诗词中的“盖”名句赏析
“盖”字在古诗词中极为常见,用法灵活,意蕴深远。
作为副词,表推测或发语,相当于“大概”、“想来”、“因为”。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李白《将进酒》
名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解说:这里的“盖”虽然在一些版本中省略,但其逻辑是“盖因古来圣贤皆寂寞,故惟有饮者留其名”,它起到了连接因果、加强语气的作用,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价值观的一种颠覆性看法。
名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 苏轼《前赤壁赋》
解说:这是苏轼哲学思考的精华,这里的“盖”是一个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意思是“想来,如果从它变化的角度来看……”,带有一种推论和恍然大悟的语气。
作为名词,指“车盖”、“屋顶”等。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 白居易《长恨歌》
名句:天旋地转回龙驭 解说:“龙驭”指皇帝的车驾,天旋地转,皇帝的车驾(有华丽的车盖)返回京城,这里的“盖”虽未直接出现,但“龙驭”包含了“盖”的意象,象征着皇权与帝王的回归。
名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解说:诗中没有直接用“盖”,但“茅草”被吹走,正是屋顶(盖)被破坏的直接描写,杜甫在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这里的“庇”字,与“盖”遮风挡雨的功能异曲同工。
希望这些不同风格和角度的“盖”诗歌,能让您感受到这个汉字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