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哲学与世界观
-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 出处:卡尔·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解读:这句名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宣言,它强调了理论(解释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改变世界),突出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的核心地位。
-
存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存在。
- 出处: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 解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它指出,人的思想、观念、意识等精神层面,是由其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经济基础、社会关系)决定的,而不是相反。
-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出处:卡尔·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解读:这句话批判了将人看作孤立、抽象个体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人从本质上说是社会性的,其思想、行为和本质特征都是在与他人、与社会的互动和关系中形成的。
-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 出处:卡尔·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 解读:强调理论批判(批判的武器)虽然重要,但最终要改变旧世界,必须依靠物质性的革命行动(武器的批判)。
关于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
-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 出处: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 解读:这是《共产党宣言》开篇最著名、最核心的论断之一,它揭示了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 出处: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 解读:这句宣言式的话语,鲜明地表达了无产阶级革命通过暴力手段推翻旧世界的决心和态度。
-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 出处: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 解读:这句充满号召力的话语,激励着无产阶级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强调了革命对于无产阶级的解放意义。
-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 出处: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 解读:揭示了意识形态与阶级统治的关系,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也必然在思想、文化、道德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使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关于资本主义与异化劳动
-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出处: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 解读:这是对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最形象、最深刻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残酷性和血腥性。
-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 出处: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 解读:马克思客观地承认了资本主义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上的巨大历史进步作用,这体现了其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分析视角。
-
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变成廉价的商品。
- 出处: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解读: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本质,劳动者的劳动产品不但不属于自己,反而成为一种异己的、奴役自身的力量。
-
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
- 出处: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 解读:指出资本的本质是社会的,是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的体现,从而批判了将资本视为个人天赋和才能的资产阶级观点。
关于共产主义与人的解放
-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出处: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 解读:这是对共产主义社会最经典、最美好的描述,它强调未来的理想社会不是牺牲个体来服从集体,而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与所有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促进、和谐统一。
-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个人的全面发展也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而发展起来之后……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 出处:卡尔·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 解读:这是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及其分配原则的经典论述,描绘了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的觉悟极大提高的理想境界。
-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 出处:卡尔·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解读: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而不仅仅是理论思辨。
关于个人与社会
-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 出处:卡尔·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学作文)
- 解读:这是青年马克思的崇高志向,体现了他将个人价值与人类解放事业相结合的伟大情怀,激励了无数后来者。
希望这份整理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马列主义思想的精髓,这些名言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