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高考和各类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它不仅考察你对诗歌字面意思的理解,更考察你对炼字、炼句、语言风格的深层审美能力。

第一部分:核心考点与题型分类
诗歌语言题主要分为三大类:
炼字题(炼“词”)
这是最常见、最核心的题型,要求你品味某个字(通常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等)的妙处。
提问方式:
- 这首诗中最具表现力的字是哪个?为什么?
 - 某个字(如“闹”、“弄”、“咽”)历来被称为“诗眼”,请结合全诗分析其妙处。
 - 请赏析第三联中“XX”字的精妙之处。
 - “XX”字换成“YY”字好不好?为什么?
 
解题思路与步骤(“三步法”):
- 
解释字义,点明手法(是什么)
- 解释这个字在诗句中的本义和语境义。
 - 点明它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双关、通感等)或表现手法(如:化用典故、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等)。
 
 - 
描绘景象,分析效果(怎么样)
- 将这个字放回原句,想象并描绘出它所构成的生动画面或意境。
 - 分析这个字如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如:使画面更生动、形象更鲜明、情感更强烈等)。
 
 - 
联系主旨,阐明情感(为什么)
- 将这个字的妙处与全诗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联系起来,说明这个字是如何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如何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答题模板(公式):
这个字是……(词性),意思是……(解释字义),它运用了……(修辞/表现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描绘景象),传神地写出了……(分析效果,如景物的特点或动态),它巧妙地表达了……(联系主旨、情感),使全诗的意境(或情感)更加……(深化、突出、含蓄隽永等)。
【经典案例】 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第一步: “绿”字是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变绿”,它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春风写得有形有色。
 - 第二步: 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风吹拂,江南大地顿时焕发生机、一片新绿的壮丽景象。
 - 第三步: 这“绿”字不仅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勃勃生机,更反衬出诗人久未归乡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前途的迷茫,一个“绿”字,将抽象的思乡之情化为具体可感的春色,意境全出。
 
炼句题(炼“句”)
要求你赏析某一联或某一句诗的妙处,它比炼字题的视野更广,不仅要看“字”,还要看句子的结构、意象、手法和情感。
提问方式:
- 请赏析某联(或某句)的妙处。
 - 某联(或某句)在结构上和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 请谈谈对某联(或某句)的理解。
 
解题思路与步骤(“四步法”):
- 
理解句意,还原画面
- 翻译这句诗的字面意思,并想象它所描绘的画面或场景,注意句中包含的意象。
 
 - 
分析手法,点明技巧
- 分析这句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喻、对偶、用典等)、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或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
 
 - 
阐明效果,概括意境
- 阐明这些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对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使主旨更鲜明;虚实结合拓展了意境空间等,概括出这句诗所营造的意境特点(如:雄浑开阔、恬静优美、凄清冷寂等)。
 
 - 
联系全诗,点明情感
- 将这句诗的内涵与全诗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联系起来,说明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点明主旨,是奠定基调,是承上启下,还是深化情感。
 
 
答题模板(公式):
这句诗的意思是……(翻译句意),它运用了……(手法/技巧),如……(具体分析),这句诗描绘了……(画面/意境),其妙处在于……(分析效果),这句诗在全诗中起到了……(作用,如:点明主旨、承上启下、深化情感等),表达了作者……(情感)。
【经典案例】 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第一步: 意思是: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飘落,一望无际的长江之水滚滚奔流而来。
 - 第二步: 运用了对偶和动静结合的手法。“落木”对“长江”,“萧萧”对“滚滚”,对仗工整,音韵铿锵,上句写静景中的动(落叶),下句写动景中的动(江水),雄浑壮阔。
 - 第三步: 营造了一种雄浑、开阔而又萧瑟、苍凉的意境。“无边”、“不尽”写出了空间的广阔,“萧萧”、“滚滚”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声音的宏大。
 - 第四步: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不仅写出了登高所见的壮阔秋景,更融入了诗人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为全诗奠定了沉郁顿挫的基调。
 
语言风格题
要求你概括全诗或某部分的语言风格特点。
提问方式:
- 这首诗(或某联)的语言有何特色?
 -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 这首诗在语言上与另一首诗相比,有何不同?
 
常见语言风格术语:
- 豪放雄奇: 气势磅礴,境界宏大,如李白、苏轼。
 - 沉郁顿挫: 情感深沉,回环起伏,如杜甫。
 - 清新自然: 用语新颖,不露雕琢痕迹,如陶渊明、王维。
 - 婉约含蓄: 情感细腻,意在言外,如李清照、柳永。
 - 平淡质朴: 语言通俗,不加修饰,如白居易。
 - 绚丽工丽: 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如李商隐。
 - 悲壮苍凉: 情感悲愤,意境苍茫,如陆游、辛弃疾。
 - 明快简洁: 语言简洁,一目了然,如王昌龄。
 
解题思路与步骤:
- 明确定义: 直接点明诗歌的语言风格是什么。
 - 举例分析: 从全诗中找出具体的诗句作为例证,证明你的判断,这些诗句可以是关键词、典型意象或特殊句式。
 - 阐述效果: 分析这种语言风格是如何服务于诗歌的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的。
 
答题模板(公式):
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是……(风格词),具体体现在……(举例分析诗句,如:“XX”一词如何,“XX”一句怎样),这种风格使得诗歌……(阐述效果,如:意境更加XX,情感更加XX,读来令人XX)。
【经典案例】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第一步: 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是清新自然,平淡质朴。
 - 第二步: 诗中“新雨”、“晚秋”、“明月”、“清泉”等意象,语言不加雕琢,如话家常。“照”和“流”两个动词也极为平常,却生动传神。
 - 第三步: 这种平实自然的语言,完美地勾勒出了一幅雨后山村的宁静、清幽、恬淡的画卷,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怡然自得的心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
 
第二部分:综合策略与注意事项
- 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以及诗歌的写作背景,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