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诗歌鉴赏考点,诗歌鉴赏考点归纳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承载着人类最细腻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思想,要真正读懂一首诗,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解析,这不仅是文学素养的体现,也是各类考试中常见的考查方向。

诗歌鉴赏考点,诗歌鉴赏考点归纳-图1

探寻诗歌的源流

每首诗歌都有其独特的诞生背景,了解诗歌的出处,如同掌握了一把打开理解之门的钥匙,诗歌的出处通常分为几种情况:

有些作品选自诗人的个人诗集,比如阅读李白的《将进酒》,如果知道它出自《李太白全集》,就能更系统地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脉络,个人诗集往往呈现诗人艺术发展的轨迹,不同时期的作品反映其心境变化。

有些诗歌收录于文学总集,古诗十九首》出自南朝萧统所编的《文选》,这些无名氏的作品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了解总集的编纂背景和选录标准,有助于把握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貌。

还有些诗词散见于各种典籍,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最初是作为骈文的一部分创作,后来因其精妙而单独成篇流传,这种情况需要考察原始文献的记载。

知人论世的必要

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思想观念,是理解诗歌的重要途径,诗人的性格、境遇直接影响其创作取向。

杜甫被称为“诗圣”,其作品被誉为“诗史”,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亲眼目睹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读他的“三吏三别”,如果不了解这段历史,就难以体会诗中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他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短短十字写尽山河破碎的痛楚,这种感染力正源于作者的真实经历。

苏轼的诗词创作与其人生起伏紧密相连,被贬黄州期间,他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赤壁赋》,这些作品既有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也有对人生的豁达感悟,了解苏轼屡遭贬谪而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读懂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

创作背景的深意

诗歌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密切相关,把握创作背景,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内涵。

李商隐的无题诗向来以隐晦深曲著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究竟表达什么?有学者认为这些诗作与晚唐的牛李党争有关,诗人身处政治漩涡,不得不以隐语表达心迹,了解这一背景,就不会简单地将无题诗一概视为爱情诗。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充满爱国热情,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洋溢着收复中原的豪情,但若不了解南宋偏安一隅、主战派备受压制的历史现实,就难以体会词中壮志未酬的悲凉。

表现手法的解析

诗歌艺术魅力的重要来源是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是鉴赏诗歌的关键。

比喻和象征是诗歌中最常用的手法,李白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庐山瀑布,不仅形象生动,更赋予自然景观以超凡脱俗的意境,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菊”,已成为隐逸生活的象征。

用典也是古典诗歌的特色,李商隐的《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连续化用庄子梦蝶和望帝化鹃的典故,使诗歌内涵更加丰富,理解用典的含义,往往成为读懂诗歌的前提。

虚实结合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尤为常见,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实写雪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虚实相生,既可能是真实场景,又暗含诗人孤高不屈的精神境界。

语言技巧的品味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其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语言的精妙运用。

杜甫堪称炼字的高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的“潜”字,既写出春雨悄然而至的状态,又暗示其不张扬的品格,一字传神,贾岛的“推敲”典故,更是历代传颂的炼字佳话。

词性活用也增添了诗歌的表现力,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将形容词用作动词,不仅描绘了色彩,更表现了春风吹拂、万物复苏的动态过程,比“到”“过”等字更具表现力。

意象与意境的把握

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基本单位,诗人通过意象的组合,营造出独特的艺术境界。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意象运用的典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连续九个意象的叠加,勾勒出苍凉萧瑟的秋景,最后点出“断肠人在天涯”,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王维的山水诗擅长营造空灵意境。《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既有视觉又有听觉,动静结合,营造出宁静恬淡的意境,体现了诗人“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鉴赏方法的实践

在实际鉴赏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首先应反复诵读,通过声音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其次要仔细推敲词句,理解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然后要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把握诗歌的创作动机,最后要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艺术感受,与诗歌产生共鸣。

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开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字的运用,从动作到环境再到心境,层层递进,将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了解词人历经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经历,才能深切体会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

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和用心体会,多读经典作品,勤于思考比较,逐步掌握不同时代、不同流派诗歌的特点,就能在诗歌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悟,每一首优秀的诗歌都是诗人用心血凝成的艺术结晶,值得我们用心去品味和珍视。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