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诗歌概览
九年级上册的诗歌单元主要集中在第三单元(《岳阳楼记》前后)和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共涉及四首课内诗词和四首课外诗词。

第一部分:课内精读诗歌
《行路难》(其一)· 李白
- 朝代: 唐
- 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誉为“诗仙”。
【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
- 行路难: 乐府古题,多写世道艰难和离别伤感。
- 珍羞: 珍贵的菜肴。“羞”同“馐”。
- 直: 同“值”,价值。
- 箸: 筷子。
- 茫然: 漫无目的,不知何往。
- 冰塞川: 黄河结冰,阻塞了水路。
- 太行: 太行山。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这两个典故分别指姜尚(吕尚)在渭水边垂钓,遇周文王而被重用;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太阳旁边,后被商汤聘请为相,作者借此表达自己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 安在: 在哪里。
- 济: 渡。
【主旨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遭遇仕途挫折后所作,诗的前四句写宴饮的奢华与内心的苦闷,形成鲜明对比,中间四句以“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又借“垂钓”、“梦日”的典故表达对未来的希望,结尾的“行路难”三字反复咏叹,抒发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情,但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扫阴霾,以无比豪迈的气概表达了诗人坚信理想终将实现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常考知识点】
- 名句默写: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情感分析: 全诗的情感基调是苦闷、徘徊与希望、豪迈交织的。
- 象征手法: “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
- 典故运用: 姜尚、伊尹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 朝代: 唐
- 作者: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原文】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
- 酬: 酬答,以诗词相赠答。
- 乐天: 白居易的字。
- 巴山楚水: 泛指诗人被贬谪之地,今四川、湖北、湖南一带。
- 二十三年: 刘禹锡从被贬到返回京城,共二十三年。
- 闻笛赋: 指向秀的《思旧赋》,向秀的朋友嵇康被司马昭杀害,经过其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写下此赋,这里用来怀念因政治斗争而死去的朋友王叔文等人。
- 烂柯人: 南朝梁代《述异记》记载,晋人王质进山砍柴,看两个童子下棋,一局结束,他回到村里,发现斧柄已经腐烂(烂柯),同代人都已去世,这里比喻世事变迁,人事全非。
- 长精神: 振作精神。
【主旨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扬州白居易的宴席上酬答之作,首联写自己被贬谪之久、遭遇之凄凉,颔联用“闻笛赋”和“烂柯人”两个典故,抒发了对故友的深切怀念和时光流逝、人事全非的感慨,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千古名句,以“沉舟”、“病树”自比,但又看到了新生事物的蓬勃发展,充满了辩证的哲理,表达了诗人豁达乐观的胸襟和对未来的希望,尾联点明酬答之意,表示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生活。
【常考知识点】
- 名句默写: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哲理名句: 颈联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的哲理。
- 情感变化: 从凄凉、伤感,到豁达、乐观,再到积极、振奋。
- 典故作用: 增加了诗歌的厚重感,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 朝代: 宋
- 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 子由: 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 宫阙: 宫殿。
- 琼楼玉宇: 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月宫。
- 不胜寒: 受不住寒冷。
- 朱阁: 红色的楼阁。
- 绮户: 雕饰华丽的门窗。
- 婵娟: 指月亮。
【主旨赏析】 这首词是中秋之夜苏轼思念弟弟苏辙而作,上阕写词人对月畅饮,由现实到想象,想乘风飞往月宫,又留恋人间,展现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下阕由月光的移动引出对人生的思考,词人将人间的“悲欢离合”与月亮的“阴晴圆缺”联系起来,认识到这是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的自然规律,词人一扫离愁别绪,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表达了对亲人的无限思念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常考知识点】
- 名句默写: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思想情感: 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由旷达的胸襟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 艺术特色: 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将写景、抒情、议论完美结合。
- 核心哲理: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应学会接纳和释然。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 朝代: 唐
- 作者: 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
【原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