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我们,是星辰》
(现代诗,侧重于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以及共同成长的梦想)

我们是四十五颗独立的星辰, 散落在名为“青春”的夜空。 有的明亮,有的温润, 有的安静地闪烁,有的热烈地奔涌。
直到遇见那间教室, 那方讲台,那扇窗, 引力将我们悄然汇聚, 轨迹从此有了相同的方向。
我们曾为一道难题争论, 红笔划过,是思想的碰撞; 我们曾为一次考试奋笔, 沙沙作响,是梦想的歌唱。
分享过一本漫画的喜悦, 也传递过一张纸巾的安慰。 运动场上,呐喊是我们的回响, 艺术节里,歌声是我们的点缀。
这方小小的天地, 盛满了不为人知的秘密, 和心照不宣的默契。 它像一艘船,载着我们的年少, 划过知识的海洋,也驶向各自的远方。
毕业那天,我们挥手作别, 却将彼此的光,刻进了生命的年轮。 无论未来身在何方, 一想起“我们”,心中便升起一片璀璨的星辰。
第二首:《班风颂》
(古典诗风格,侧重于班集体的精神风貌和同窗情谊)
同窗数载,情谊深, 同沐春风,共担尘。 三尺讲台传道义, 一方书桌立乾坤。
晨读声声穿林鸟, 夜读点点映窗灯。 难题共解思路广, 佳作同赏文墨馨。
赛场并肩争荣光, 艺展携手放歌声。 笑谈人生多少事, 喜怒哀乐与君分。
岁月如梭驹过隙, 此情此谊最纯真。 他日若得重逢日, 再把酒杯论古今。
第三首:《那间教室》
(叙事抒情诗,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物品,唤起集体回忆)
那间教室,阳光总很慷慨, 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黑板上的粉笔灰, 是时光落下的,最温柔的霜。
靠窗的座位,可以看见云在流浪, 后排的兄弟,藏着传阅的漫画。 课桌上的三八线, 是年少时,最认真的较量。
老师的粉笔,在黑板上跳跃, 敲出知识的节拍,也敲醒我们的瞌睡。 班长的口号,在走廊里回荡, 喊出集体的力量,也喊出青春的锐气。
我们一起打扫过的卫生区, 一起画过的黑板报, 一起在运动会上挥洒的汗水, 一起在毕业册上留下的欢笑。
那间教室,像一个时光的琥珀, 将我们的吵闹、我们的梦想、我们的年少, 都封存得那么明亮,那么好。
多年以后,当我走过熟悉的走廊, 仿佛还能听见,那声熟悉的“上课了!”, 和你们,我亲爱的同学, 在记忆里,笑得一如当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