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是诗歌中一个非常经典和受欢迎的意象,它通常与高洁、自恋、孤芳自赏、春天的希望、以及易逝的美等主题联系在一起。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为您介绍关于水仙的诗歌,包括中国古典诗词、西方经典诗歌,以及现代诗歌。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水仙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水仙(尤其是中国水仙,又称“雅蒜”、“天葱”、“凌波仙子”)常被文人墨客所咏叹,它虽生于寒冬,却于早春绽放,香气清幽,形态雅致,因此被视为高洁、坚韧、超凡脱俗的象征。
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
这首诗是咏水仙的千古名篇,将水仙比作凌波微步的洛神,意境绝美。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水沉为骨玉为肌,素绢为裳月为颜。 要识此花奇绝处,一枝才出一万钱。
【赏析】
- “凌波仙子”:开篇即用水中女神洛神的典故,赋予水仙仙气与美感,仿佛是踏着月色在水上轻盈起舞的仙子。
- “水沉为骨玉为肌”:极言其形态与质地,香气如沉水般浓郁,肌肤如美玉般温润。
- “素绢为裳月为颜”:描绘其花瓣洁白如素绢,花蕊金黄如月光,色彩清雅脱俗。
- 全诗将水仙的形态、香气、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它高洁品格的极度赞美。
高观国《金人捧露盘·水仙花》
这首词同样将水仙比作女神,但更侧重于其孤高与清愁。
梦湘云,吟湘月,吊湘灵,有谁见、罗袜尘生,苍烟万顷,断肠是、雪冷江清。 翠蛾羞弄影,临水自盈盈。 冷香飞,烟树里,嫩寒生,月笼虚、风淡烟轻。 黄金屋,阿娇娇,应妒娉婷。 玉奴无但,最堪爱、的的盈盈。 弄妆人戏,困倚、三弄湘声。
【赏析】
- 这首词将水仙与湘水女神紧密联系,充满了凄美、清冷的氛围。
- “冷香”、“嫩寒”:点出水仙在清冷环境中绽放的特质,香气也是清冷的。
- “翠蛾羞弄影,临水自盈盈”:描绘水仙临水照影的娇羞与自怜,这也是“水仙”一词(Narcissus)在西方文化中“自恋”意象的东方化表达。
- 词人将水仙置于一个孤寂清冷的环境中,更凸显其遗世独立的品格。
西方经典诗歌中的水仙
在西方,水仙(Narcissus)最著名的文学形象源于古希腊神话:美少年纳西索斯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终憔悴而死,化为水仙花,西方诗歌中的水仙常与自恋、幻影、美的虚幻与生命的短暂等主题相关。
威廉·华兹华斯《我如行云独自漫游》
这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代表作,也是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水仙诗,它描绘了诗人偶遇水仙花海时的震撼,以及这一景象在日后给予他的精神慰藉。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 They stretched in never-ending line 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 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The waves beside them danced; but they Out-did the sparkling waves in glee: A poet could not but be gay, In such a jocund company: I gazed—and gazed—but little thought What wealth the show to me had brought.
For oft, when on my couch I lie In vacant or in pensive mood,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 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
【赏析】
- “我如行云独自漫游”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开篇奠定了诗人孤独的心境。
- “金色的水仙” (golden daffodils):与神话中纳西索斯的悲剧不同,华兹华斯笔下的水仙是欢快、充满生命力的,它们“在风中摇曳起舞”(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是欢乐的伙伴。
- “内心的眼睛” (inward eye):诗歌的核心转折点,水仙花海虽然只是诗人“一瞥”的景象,却成为了他日后精神世界的宝贵财富,当诗人孤独或沉思时,这美好的回忆会“闪现”在脑海中,给他带来无与伦比的快乐和慰藉。
- 这首诗赋予了水仙全新的积极意义:它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希望的源泉、精神的慰藉和快乐的记忆。
现代诗歌中的水仙
现代诗人对水仙的意象有了更多元的解读,常常将其作为个人情感、生命状态或内心世界的投射。
徐志摩《残诗》
徐志摩的这首短诗,用水仙来比喻逝去的爱情或美好的事物,充满了伤感与怀念。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赏析】
- 虽然这首诗没有直接出现“水仙”二字,但其“甜美是梦里的光辉”所描绘的,正是如水仙般美好却虚幻的梦境,水仙的意象与这首诗的整体氛围——朦胧、伤感、对逝去之美的追忆——完美契合,水仙在这里就是那个“黯淡是梦里的光辉”的象征。
余光中《水仙》
台湾诗人余光中也写过一首关于水仙的诗,将古典意象与现代情感相结合。
把心事的雪,堆成一只雪人, 等春天来时,看它融化。 或者,把思念的泪, 养在一只白瓷的瓶里, 看它开出几瓣水仙。
【赏析】
- 这首诗用非常现代和意象化的语言来写水仙,水仙不再是凌波仙子,而是由“思念的泪”培育而成。
- 它将抽象的情感(思念)与具体的花卉(水仙)联系起来,水仙成为了一种情感的载体和见证。
- 诗中的水仙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和凄美,是现代人对古典意象的重新诠释。
水仙的诗歌跨越了东西方文化,其意象也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变迁而不断丰富:
- 中国古典:水仙是“凌波仙子”,象征高洁、雅致、坚韧。
- 西方经典:水仙源于纳西索斯的神话,最初象征自恋与幻灭,但华兹华斯赋予了它希望与慰藉的新生命。
- 现代诗歌:水仙成为个人情感的投射,可以是怀念、伤感或内心世界的写照。
无论是哪一种,水仙那清雅的姿态和独特的芬芳,都让它成为了诗人们永恒的灵感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