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现代诗 · 《生命,是一树花开》
(作者:余秋雨)

生命,是一树花开, 或安静或热烈, 或寂或璀璨。 生命中,总有一些令人唏嘘的空白, 有些人让你牵挂,却不能相守; 有些东西让你羡慕,却不能拥有; 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
总想寻一处山林,安静生活, 观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总想找一个人,真心相爱, 看细水长流,品岁月静好。 现实给了我们多少辗转反侧的夜晚, 和欲言又止的叹息。
生命,本是一场回不去的旅程, 从起点到终点,从素颜到沧桑。 我们曾许下诺言,也曾背弃誓言; 我们曾奋不顾身,也曾畏缩不前。 那些刻骨铭心的,都成了风景; 那些擦肩而过的,都成了过客。
生命,是一场又一场的遇见, 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再见。 有些人,只教会你如何去爱, 他就不见了; 有些人,陪你走过一程, 却不能陪你一生。
生命,是一场又一场的告别, 从挥手到转身,从怀念到遗忘。 学会接受,学会宽容,学会释怀。 因为,生命,是一场无法回头的单程旅行,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情地绽放, 优雅地凋零。
【赏析】 这首诗用“一树花开”的意象贯穿始终,将生命的整个过程比喻为花开的周期——从含苞到盛放,再到凋零,它不回避生命中的缺憾、痛苦与离别,反而正是这些不完美,构成了生命的真实与厚重,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过往的释然,最终落脚于“尽情地绽放,优雅地凋零”的积极态度,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与达观。
其二:古体诗 ·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 这首千古名作,表面上是一首送别诗,但其核心意象“草”却是对生命最原始、最坚韧的赞歌,诗中“一岁一枯荣”道出了生命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是以无与伦比的力度,描绘了生命那股摧不垮、烧不尽的顽强意志,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野火),无论经历多么漫长的沉寂(寒冬),只要时机一到(春风),生命便会以更蓬勃的姿态重生,这首诗歌颂了生命的顽强、循环不息以及永不言败的精神内核。
其三:哲理诗 · 《生命,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作者:佚名)
生命, 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 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 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 因为给了我们的人, 也将要把它交给下一代。
生命, 不是一场赛跑, 而是一次旅行。 在乎的不是终点, 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生命, 是一场盛大的遇见, 感恩每一次花开, 感谢每一场雨落。 也感谢那个, 在风雨中不曾放弃的自己。
生命, 总有那么一段, 需要我们独自努力, 熬过所有的苦, 才能品出所有的甜。 请相信, 生命中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赏析】 这首现代哲理诗,用三个精妙的比喻来诠释生命的不同维度,它将生命比作“火炬”,强调了传承与责任;比作“旅行”,强调了过程与体验;比作“遇见”,强调了感恩与珍惜,诗歌充满了积极的能量,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在平凡中发现美好,它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结果,而在于我们如何去经历、去感受、去创造,结尾的“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更是给予生命最温暖、最坚定的颂扬。
其四:散文诗 · 《颂歌》
(节选自:纪伯伦《先知》)
一个怀着感情讲他心事的诗人,就像一个在圣堂里求爱的人,是既不能被听见,也不能被看见的。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从黑夜到黎明的一段旅程,在黎明的时候,我们看见并且认识了我们自己。
你们的生命是大地生命的一部分,也和它一样,在无穷的循环中运行。 当你们在秋天收获你们田里的庄稼时,你们不要把田垄间的最后一根稻草烧掉。 因为你们在播种的时候,那根稻草也曾为你们的麦穗遮过荫。
生命是来自大地的渴望,也是升向天空的喜悦。 它是一粒种子,在黑暗中等待破土而出,向光明伸展。 它是一阵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又从陆地回到海洋。 它是一滴雨,从云端落下,融入溪流,最终奔向大海。
请尊重你们的生命吧,就像尊重你们脚下的土地和头顶的星辰。 因为生命,是宇宙间最美丽的奇迹。
【赏析】 纪伯伦的这首散文诗,将生命置于宇宙的宏大视角下进行审视,它超越了个人情感的抒发,上升到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诗中充满了自然意象(黑夜、黎明、种子、风、雨),将生命描绘成一个充满渴望、循环不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动态过程,它教导人们要敬畏生命,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宇宙间最伟大的奇迹,这种颂扬,是源于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深刻洞察。
希望这些诗歌能带给您关于“生命”的感动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