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德篇
这类名言主要关于个人品德、修养、自律和自我完善。

孔子 (儒家创始人)
- 名言: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释义: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 名言: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释义: 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想着向他学习,希望能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类似的毛病。
- 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释义: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曾子 (孔子弟子)
- 名言: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释义: 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的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
老子 (道家创始人)
- 名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释义: 能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了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高明的。
- 名言: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释义: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孟子 (儒家亚圣)
- 名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释义: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大丈夫。
- 名言: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释义: 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个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如意,以此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坚韧起来,增长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荀子 (儒家思想家)
- 名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释义: 不一步一步地走,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细小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比喻做事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周恩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
- 名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释义: 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强大而努力学习,这是周恩来少年时立下的宏伟志向。
治国理政篇
这类名言关于国家治理、领导艺术、民心向背和战略决策。
老子 (道家创始人)
- 名言: 治大国,若烹小鲜。
- 释义: 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烹煮一条小鱼一样,不能随意翻动,要顺应规律,小心谨慎。
- 名言: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 释义: 用清静无为的原则治理国家,用出奇制胜的策略指挥军队,用不扰民的方式获取天下。
孙子 (兵家鼻祖)
- 名言: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释义: 了解自己,也了解对方,那么一百次战斗也不会有危险,强调掌握信息的重要性。
- 名言: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释义: 不通过战斗就使敌人的军队屈服,这才是最高明的用兵之道。
孟子 (儒家亚圣)
- 名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释义: 人民是最重要的,国家社稷在其次,君主是最轻的,这是“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
荀子 (儒家思想家)
- 名言: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释义: 水可以浮起船,也可以把船掀翻,比喻人民既可以拥护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
魏征 (唐朝名相)
- 名言: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释义: 把别人的成功或失败作为借鉴,可以知道自己行为的得失,常用来比喻听取别人的意见,可以反省自己。
人生哲理篇
这类名言关于人生的真谛、价值、处世态度和命运。
老子 (道家创始人)
- 名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释义: 灾祸啊,幸福就依傍在它里面;幸福啊,灾祸就潜伏在它之中,指福祸相依,可以相互转化。
- 名言: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释义: 最正直的人,表面上看好像有些弯曲;最灵巧的人,看起来好像很笨拙;最善辩的人,看起来好像很木讷。
庄子 (道家代表人物)
- 名言: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 释义: 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会很疲惫的。
- 名言: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释义: 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常用来比喻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揣度别人。
《周易》 (儒家经典)
- 名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释义: 宇宙刚健地运行,君子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 名言: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释义: 事物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就要懂得变革,变革之后才能通达,通达才能维持长久。
范仲淹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 名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释义: 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体现了崇高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
苏轼 (北宋文学家)
- 名言: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释义: 人生就像一场艰难的旅行,我们都是匆匆过客,表达了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 名言: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释义: 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骑马还轻快,有什么可怕的呢?一身蓑衣,便足以度过风雨的一生,展现了无惧风雨、旷达乐观的精神。
学习求知篇
这类名言关于学习的态度、方法和重要性。
孔子 (儒家创始人)
- 名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释义: 学习知识并且经常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 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释义: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缺点,然后加以改正。
- 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释义: 聪明而且喜好学习,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荀子 (儒家思想家)
- 名言: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释义: 只要坚持不停地刻下去,就算是金属和石头也能被雕穿,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韩愈 (唐代文学家)
- 名言: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释义: 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它会因为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