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大班诗歌公开课

大班语言活动公开课教案:《小老鼠》

活动名称

诗歌《小老鼠》

大班诗歌公开课-图1

活动领域

语言、艺术(音乐、美术)

活动对象

大班幼儿(5-6岁)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趣味性和韵律美,学习并认读重点字词:老鼠、灯台、跳、滚。
  2. 技能目标: 能用轻快、活泼的语调朗诵诗歌,并尝试根据诗歌内容进行简单的肢体动作表演和创编。
  3. 情感目标: 体验诗歌带来的快乐,乐于参与朗诵和表演活动,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喜爱。

活动重难点

  • 活动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其节奏和韵律,并有感情地朗诵。
  •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尝试根据诗歌的句式结构进行简单的仿编,并大胆地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

    • 教具:
      • 多媒体课件(PPT):包含诗歌原文、与诗歌内容相符的动态图片(小老鼠、灯台、偷油、滚下来等)、轻快的背景音乐。
      • 一个自制的小老鼠手偶。
      • 一个“灯台”的简易道具(可用硬纸板或蛋糕底座制作)。
      • 字卡:老鼠、灯台、跳、滚。
    • 学具:
      • 幼儿人手一套小图片(包含小老鼠、灯台、油瓶、小花猫等元素),用于创编活动。
      • 空白画纸、蜡笔,用于绘画创编。
  2. 经验准备:

    • 幼儿对小老鼠的外形特征和习性有初步的认识。
    • 幼儿具备一定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约3分钟)

  1. 律动热身:

    •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让我们先来活动一下身体吧!”
    • 播放《小老鼠上灯台》的儿歌音乐,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模仿动作(如:踮起脚尖走、快速跑、用爪子洗脸、害怕地发抖等),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出示手偶,引出主题:

    • (教师神秘地拿出小老鼠手偶)师:“咦,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呀?”(引导幼儿说出“小老鼠”)
    • 师:“对啦,它是一只调皮的小老鼠,它悄悄地告诉我,它昨天晚上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

(二) 基本部分:理解、学习与表演诗歌 (约15分钟)

  1. 完整欣赏,初步感知:

    • 教师结合PPT和手偶表演,完整朗诵诗歌一遍。
    • 提问:“诗歌里的小老鼠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幼儿说出:上灯台、偷油吃、滚下来、看见猫)
    • 师:“这只小老鼠可真调皮,它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就叫《小老鼠》。”
  2. 分段学习,理解内容:

    • 学习第一、二句:“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 出示PPT图片和“灯台”字卡,引导幼儿理解“灯台”是什么。
      • 教师提问:“小老鼠在做什么?”(上灯台)“它在灯台上做什么?”(偷油吃)“结果怎么样了?”(下不来)
      • 学习“偷”字,讨论“偷”这个行为对不对,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 带领幼儿用着急、害怕的语气朗读这两句,并配上踮脚、伸长脖子、左右张望的动作。
    • 学习第三、四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 播放小花猫的叫声,出示“小花猫”的图片,制造紧张感。
      • 提问:“谁来了?”(小花猫)“小老鼠怎么样了?”(滚下来了)
      • 出示“滚”字卡,请幼儿模仿“滚”下来的动作,感受小老鼠的惊慌和狼狈。
      • 带领幼儿用快速、紧张的语气朗读这两句,并配上“喵喵”叫和快速滚落的动作。
  3. 感受韵律,多种形式朗诵:

    • 跟读朗诵: 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带领幼儿看着PPT,完整地跟读诗歌,注意提醒幼儿的语调和表情。
    • 动作朗诵: “我们都是调皮的小老鼠,一边念诗歌,一边把刚才学的动作做出来好不好?”(师幼共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 分组朗诵: “男孩组念第一、二句,女孩组念第三、四句,我们来比一比谁念得更有感情!”
    • 集体朗诵: “让我们全体起立,用最响亮、最有趣的声音,把这首诗歌送给所有听课的老师吧!”

(三) 拓展部分:大胆想象,尝试创编 (约7分钟)

  1. 激发想象,讨论创编:

    • 师:“小老鼠从灯台上滚下来,除了滚到小花猫面前,它还可能滚到哪里去呢?”
    •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说出各种有趣的地点,如:滚到草地上、滚到小朋友的脚边、滚到枕头里、滚到妈妈的裙子里等。
  2. 提供材料,分组创编:

    • 第一组(语言创编): 发放小图片,请幼儿选择1-2张图片(如:草地、枕头、小朋友),尝试替换诗歌中的“灯台”和“小花猫”,创编新的诗句。“小老鼠,上草垛,吃青草,下不来,汪汪汪,小狗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 第二组(绘画创编): 提供画纸和蜡笔,请幼儿把自己想到的“小老鼠滚下来”的有趣场景画下来,并尝试用一两句话描述自己的画。
  3. 分享交流,体验成功:

    • 请1-2名语言创编的幼儿分享自己编的新诗句。
    • 展示几幅绘画创编的作品,请作者简单介绍自己的画。
    • 师:“小朋友们太棒了,都变成了小诗人,创作了这么多有趣的诗歌!”

(四) 结束部分:活动延伸,自然收尾 (约2分钟)

  1. 总结回顾:

    师:“今天我们和调皮的小老鼠一起玩得真开心,我们学会了念一首好听的诗歌,还自己当了小诗人,把诗歌变得更长了。”

  2. 活动延伸:

    • 师:“这个有趣的故事还可以在表演区继续玩哦!老师已经把小老鼠、小花猫的头饰和灯台道具放在那里了,区域活动的时候,你们可以去表演一下《小老鼠》的故事,也可以表演你们自己创编的新故事。”
    • 播放音乐,幼儿模仿小老鼠的样子,开起“小火车”有序地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次公开课以幼儿喜爱的动物形象“小老鼠”为切入点,通过情境导入、动作表演、游戏创编等多种形式,将诗歌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成功之处:

  1. 情境贯穿始终: 从手偶导入到动作表演,再到最后的区域活动延伸,“小老鼠”的形象贯穿始终,牢牢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
  2. 动静结合,形式多样: 活动中既有安静倾听的环节,也有热烈表演的环节;既有集体朗诵,也有分组创编,满足了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3. 重难点突出: 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模仿动作和多种朗诵形式,有效帮助幼儿突破了“理解诗歌”和“有感情朗诵”的重点,创编环节的设计,也有效挑战了幼儿的思维,突破了“仿编”的难点。
  4. 师幼互动良好: 教师的语言富有童趣和启发性,能够及时回应和鼓励幼儿,课堂气氛活跃、和谐。

待改进之处:

  1. 时间把控: 在创编环节,幼儿的想象天马行空,可能会占用较多时间,未来可以更精确地分配各环节时间,或准备一些更明确的创编支架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